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段炼 | 危机与转机: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与知识人

2023/4/23 17:01:54  阅读:103 发布者:

作者: 段炼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1

定价: 98.0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借由探索清末民初知识人思想世界的多元互动,关注他们在内外危机之下,如何实现政治转型并建立新的价值认同。同时,作者秉持知人论世的态度,探究千古大变局下从康有为到杨度的所思所言,与纷纭世事汇合而成的共鸣、变奏以及新的交响。本书表明,在士风与世风变动不居的“过渡时代”,旧学与新知、文明与富强、制度与伦理等思想议题彼此激荡,深刻形塑着知识人寻求转机之时的话语、世界观和历史想象。

本书所研究的是清末民初知识人的思想世界与学术世界。作者以清晰的思路、独特的角度和流畅的叙述,深刻揭示了在一个大“转型时代”,中国知识人在古今中西冲突大潮中,其思想轨迹的内在复杂性与多变性,实为当今思想史研究领域令人眼睛一亮的力作。——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书细致地探讨“过渡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在危机之中寻求转机,而为中国摸索出一个新的方向。作者特别关注知识人在学术、道德与政治三个议题上的多元互动,在学术上旧学已敝而未能开辟新知、在道德上既想抛弃三纲却又未能建立新道徳、在政治上既痛恨专制又未能建立新政体,因而呈现出新旧、中西纠结的时代特征。本书文笔流畅、思虑清晰,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有兴趣的读者所不能忽略的佳作。——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作者简介  · · · · · ·

湖南省长沙市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联合培养博士生,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知识分子,著有《“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五四启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观研究》《读史早知今日事》等。

 

序言

伴随清末民初的内外危机,中国社会进入一个“过渡时代”。那是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感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的时代。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与知识人的价值观念,在西力东渐的挑战之下逐渐瓦解。那也是梁启超眼中“新政体”“新学界”与“新道德”陆续登场的时代。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当中,这些新旧杂陈的事物“互起互伏,波波相续”,牵动着百年中国人心与风气的嬗变。

《危机与转机: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与知识人》一书,借由探索知识人思想世界的多元互动,分析他们如何在“过渡时代”,寻求国家政治的转机并建立新的道德认同。本书引言从宏观视角,描绘晚清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辛亥革命带来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社会巨变,而清代中后期以来,因思想脉动酝酿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以及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型,已经为革命的爆发埋下伏笔。本书主体内容共分三编。甲编为“道德危机与道德变革”,从晚清时期价值危机引发的道德焦虑出发,从体用论、进化观、国家认同等不同视角,探讨“过渡时代”知识人的因应之策及道德观念的思想分途。乙编为“学术政治与世界文明”,以康有为、严复、杨度等三位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知识人为个案,分析其在“过渡时代”的学术立场、政治态度及其对于“世界”与“文明”的不同思考。丙编为“新旧之间与家国认同”,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一部年谱及两部新著为评论对象,深入剖析其中涉及近代中国“新旧之争”“家国天下”认同以及五四研究“重新问题化”等思想史议题。本书附录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新进展的综述。概而言之,清末民初危机与转机的交光互影,既构成了知识人观察与体悟时势的历史情境,营造了他们理解旧学新知的复杂思想氛围,也在遥远地形塑着今人对于历史的理解与误解、洞见与偏见。

感谢许纪霖、阎云翔、黄克武教授在我求学与思想史研习之路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及生活上的无私关照。感谢沙培德(Peter Zarrow)教授的邀约,让我来到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访学一年,并得以在他的悉心指导之下,自由而深入地读书、思考、写作和交流。校园中镜湖水面的粼粼波光和树林间跳跃的鹿群,至今常留心间。本书主要篇章曾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承蒙与会学者的中肯评点与细致建议,谨致谢意。《史林》《史学月刊》《安徽史学》《天津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知识分子论丛》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新史学》《东吴历史学报》等学术期刊,先后刊发本书各章内容,感谢各位主编、责任编辑以及匿名评审宝贵的修订意见。当然,书中的所有错失仍由我负责。感谢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一流学科对于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

校阅书稿之时,席卷全球的疫情改变了世界秩序与价值观,也激活了一系列关于道德、政治与文明的议题,让它们再次跃升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晚年的诗句,穿越“尘海苍茫”,直指当下的困境与思虑:这一时代巨变,究竟会让我们日趋分裂,还是让彼此更加紧密相依?重温百年之前知识人在危机之中寻求转机的思想史,或许不仅是回顾过往,也是在认识自我、思索未来。

目录  · · · · · ·

序言

【导论】“过渡时代”的脉动:晚清思想发展之轨迹

一、从“理与势”到“体与用”

二、进化论与新宇宙观

三、以太、心力与个人崛起

四、经学的解构与建构

五、精神困境与宗教渴望

六、重建政治正当性:权威与权力的冲突

结语

甲编 道德危机与道德变革

清末民初的道德焦虑及其应对之策

一、“礼”与“仁”:传统儒学的内在紧张

二、“冲决网罗”:规范伦理的瓦解

三、“最后之觉悟”:德性伦理的解纽

四、重整“迷乱之现代人心”:迎受“穆姑娘”

结语

“世俗转型”与晚清知识人的道德变革

一、天命、天道与天理:儒家的德性之源

二、“理势”之争与“中体西用”

三、来自“天演公理”的挑战

四、“力即理也”

五、“个人”崛起:儒家规范伦理的解体

结语

文化认同与国家忠诚:民初道德观念的思想分途

一、公德、私德与“群”

二、从个人德性到公共伦理:儒家纲常的“抽象理想”

三、追寻德性:共和政体与共和精神

结语

乙编 学术政治与世界文明

“势生理,理生道”:《康子内外篇》的学术立场与政治态度

一、政教危机与“教学之道”再诠释

二、学术立场:理学的基调与变奏

三、政治态度:“君权独尊”与“圣王经世”

结语

寻求“超越富强”之道:“天演公理”之上的道德与政治

一、求道:“格物致知之学,寻常日用皆寓至理”

二、问道:“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

三、证道:“天行人治,同归天演”的世界观

结语

国之内外的“文野之辨”:以20世纪初杨度的世界观为中心

一、从“理”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二、国家政治的内外探寻:公理、强权与《万国公法》

三、“文野”之辨:文明观念的近代转型

四、“金铁主义”的视角:何种世界,谁之中国?

结语

丙编 新旧之间与家国情怀

“何必旧”与“何必新”

一、“旧派”的新:《时务报》“不可不看”

二、“新派”的旧:“康党”“旧派”与“谁氏党”

三、“新派”分野:公私关联与满汉互动

四、“遗民”之争:政治“理想”与国家“现实”

结语

追寻“新天下主义”的中国之路

一、“脱嵌”与“再嵌”:认同问题的历史前提

二、断裂与连续:“家国天下”的路径探索

三、“超克”或悖论:“新天下主义”的内在紧张

结语

五四思想史如何“重新问题化”

一、内容与结构

二、“启蒙”何以“连续”至此

三、“模糊地带”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19902010

一、“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史

二、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

三、知识分子:公共网络与私人生活

四、新文化史与思想史汇流

五、报刊、舆论与思想形塑

结语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