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的如何修改申请书,借用了夜行者老师的经验和体会(请参考基金申请|瑕不掩瑜,如何修改申请书),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纷纷询问机制和机理到底有啥区别?
夜行者老师白天做核酸志愿者,一直到晚上快12点的时候进群,从自己撰写申请书的角度和大家解释了机制和机理的区别。因为不是专题讨论,微信群里的讨论也就是说哪儿到哪儿,也包含了其他的问题,一起以问答的方式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答:机制适用于描述机械、设备等人为设计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机理适用于自然物,比如岩石、沥青、植物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但是对于沥青混合料和混凝土材料,我们也在用机理去表达。具体还要看行业内部如何称呼。
在写研究方案的时候,一个研究内容子课题对应一个研究方案。每个研究方案分别列三个小标题:第一个,具体研究方案;第二个,相应的关键技术;第三个,该方案的可行性。各个小标题下面阐述具体内容。可行性要展示对应的研究基础,发表的论文,参与过的项目,或者预实验结果。
问:网上有人说机制用于宏观,机理用于微观。一直没理解透,一直以为机理机制是同义词!
答:看行业通用表达了吧。参考院士等大拿的相关表述。这是小事,各有各的说法而已。最关键的,是要做创新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成果。在这些面前,个别词汇的斟酌反而不太重要了。
问:因为专家是需要在10几份本子里找到他认为可以资助的,不想资助的可以找各种理由…
答:还是要结合国家需求、行业需求来提创新,工材口的项目,没有工程背景的创新研究,一般是不行的。
博士论文封面是哪个专业就投哪个口吧。
我这个专业大方向是交通运输,小方向是道路与铁道。大方向是工材的交通口,小方向是工材的土木口,我选了土木口。
关于机制和机理的解释及区别百度一下很容易就知道的,夜行者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体会说出来,说明是花了时间,动了心思的。那我们看看百度上是如何解释的: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机制的这一本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
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的机制。如引申到生物领域,就产生了生物机制;引申到社会领域,就产生了社会机制。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
对机理有两种解释:一是机理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二是指事物变化的理由和道理,从机理的概念分析,机理包括形成要素和形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
机制和机理的区别在于,机制是一种体制或称体系,是框架下形成的整体,“机制”由有机体喻指一般事物,重在事物内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一般含有人为组织因素。机理只是一个理念或逻辑原理,由相关理论、数据及事实构成,作为机制组成的一部分,一般不含人为组织因素。
也可以把机理理解为事物变化的道理,机制则为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如分娩机制,或者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计算机的机制等等。
很多年轻老师在选择申请书投哪个口子申报时很头疼,其实很简单,一个原则就是哪个口子熟悉自己的研究工作人多?哪个口子自己认识的人多?自己的导师和师兄弟师姐师妹们在哪个口子?然后决定投哪个口子,其实也就是夜行者老师说的自己的博士论文封面是哪个专业就选择哪个口子,这个是最简单的判断标准。
夜行者老师推荐了一种立项依据的写法这篇文章已经收录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攻略》一书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进行了解。
转自:“天天老师说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