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国自然开始选题和构思设计的关键节点,想必大家都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一份“完美”的标书。
我们的关注人群中,不乏有一些申请几年之后幸运中标,今年可以“隔岸观火”的;也有一些年年申请,屡战屡败,越挫越勇的。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申请国自然,摸着石头过河的小伙伴。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首次申请国自然的小伙伴对这件事完全不重视,认为自己第一次申请一定会成为炮灰,于是敷衍对待;还有一部分小伙伴过度重视,每天都为了国自然在焦虑中度过。其实过于不重视和过于重视都不必要,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写好标书,即使不中标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只要端正态度尽最大可能保证标书质量,第一次申请中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据国自然基金委今年的统计显示,2022年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项目数比去年增加6%,创历史新高,但资助率比2021年下降0.06%,与去年基本持平。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加入到申请国自然的大军中,但每年专家的评判标准和资助项目比例还是基本保持不变。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果是第一次申请国自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基础篇
无论申请“面青地”中的哪一类项目,第一次申请都需要明确知晓该类型项目资助要求以及金额,根据金额相应设计项目工作量。此外,了解“面青地”对资助项目申请人的科研基础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资助金额和项目周期:
青年项目:2021年起采取包干制,资助定额30万/3年。项目设计的工作量大约应等同于1篇15+ SCI。
地区项目:非定额资助,通常经费在30-40万之间,4年期。和青年类似,项目工作量整体大约应等同于15+ SCI。
面上项目:非定额资助,经费在50-60万之间,4年期。由于在面青地中资助金额最高,因此项目工作量大约应与1篇20+ SCI齐平。
申请人基础:
基于目前国自然申请的竞争激烈程度,要想第一次申请就中标国自然,那么申请人需要有中等偏上的基础。这里“基础”指的是申请人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与的项目等等,属于“硬件条件”。然而,不同项目类型,不同申请代码的竞争压力不同,要求也会不同。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想一次就中,需要具备什么资质:
肿瘤口:作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代码方向,肿瘤口青年和地区的申请人至少需要有1篇10+非预警SCI,面上申请人5篇代表作填满,至少2篇中科院1区10+ SCI。
非肿瘤口:竞争相对弱一些(但不多),青年和地区申请人2篇中科院2区以上非预警SCI,面上申请人同样5篇代表作填满,至少1篇中科院1区以及若干篇2区非预警SCI。
中医药口:中医药由于SCI论文难发,因此要求稍有不同。青年和地区申请人需要有至少1篇非预警SCI和多篇中文核心;面上5篇代表作填满,至少2篇5+非预警SCI和多篇高水平中文核心。如果是中医肿瘤口就需要相应再提高要求。
此外,材料方向需要至少2篇10+非预警SCI,另外申请面上还需要有分子机制研究的高水平文章。
除了“硬件”之外,项目前期预实验肯定也是少不了,预实验准备越充足,立论就越可信,假说的可行性自然就越高。
当然,并不是不满足以上条件就无法中标,影响中标的另一大因素就是标书写作质量。因此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选题的问题。
二、选题篇
标书好坏,选题至少占一半。好的选题能给专家留下好印象,甚至能忽略标书中的一些细节不足。那么对于第一次申请的申请人来说,应该如何选题呢?这里给大家分享2种方法:
1.延续基础选题
作为第一次申请国自然的小伙伴来说,都是刚入科研之门的“菜鸟/青椒”,难免基础较少。即使发表文章不多,我们也可以根据已经开展过的研究工作巧妙延续。
一般第一次申请青年/地区的申请人都是博士刚毕业或毕业不足2年,因此这时的选题就可以延续博士课题的内容。这样有2个好处:第一,如果博士课题顺利完成并发表文章,国自然沿着文章方向选题就有了前期基础;第二,如果博士期间还有一些未完成,但也已经做了相当数量实验的课题,可以依据这些未发表内容构建课题框架,相对来说会比较成熟。
面上申请比较特殊,需要有较优良的科研经历,甚至在本领域内需要有一定知名度。如果第一次申请就想中,即使没有获得过其它国自然项目,也需要有至少省级以上项目的主持经历,并且最好不止一个。
当然,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博士期间研究课题与目前实际临床工作跨度非常大,无法联系。比如博士课题研究肿瘤,但工作却是在急重症科,如果贸然选择肿瘤研究作为申请方向,不仅会被专家质疑研究方向与临床工作不相关,即使中标了,样本收集也会是个大问题。
因此,有这种情况的小伙伴,需要选择第二种选题方法,那就是着重“创新性”的选题方式。
2.主攻创新性选题
第一次申请国自然的大部分小伙伴都经验不足,基础也有限,这时选择一个创新性较强,研究价值也较高的课题方向能够提升项目整体含金量,弥补基础的不足。我们所说的选题创新性其实分为几个不同的维度:临床问题/科学问题创新,分子机制创新,实验技术创新。
按重要性排序,问题创新 > 机制创新 > 技术创新。
因此,最好的创新是对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的发现与凝练,提出有自己独特性、唯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目前疾病研究中尚未明确的病因、病程,也可以是新型治疗方式、旧药新用,但务必源于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思考。
机制创新相对简单,在目前已知的分子机制中通过生信数据、实验结果等缩小选择范围(分子调控水平),再进行一一排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关联热点,比如最近比较火的表观遗传修饰、代谢重编程、相分离等等。
最后,技术创新是最难的,需要有一定条件和基础,好在国自然中也没有规定必须有新技术。只要方法使用合理,适当增加较前沿的技术,比如CRISPR编辑技术,就能给研究方案部分增加亮点。
三、场外援助篇
寻求“高人”指点是国自然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于毫无经验的首次申请者来说,找专家、前辈看本子,听取各方意见从而进行修改,有的时候就能直接决定成败。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高人”的指导呢?
主任:一般能做到主任这个位置,肯定具有丰富的项目申请和执行经验,而且对于领域发展和前景也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因此找主任帮忙看本子是完成标书初稿后的第一步。这时候的修改重心应该放在对选题的精准定位、凝练,以及明确临床问题、科学假说合理性。
当然,找主任改本子必须先具备两种素质:脸皮厚+心理素质好。毕竟,有很大可能性标书会被主任痛批一顿,然后打回来重写...
有中标经验的前辈:如果说不确定自己的标书初稿是否符合要求,可以找之前中标过的前辈、同事帮忙看本子,这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场外指导”。这个时候的修改重点主要在于标书整体逻辑和实验基础、细节的优化,以及在一些写作技巧上的提升。
院内组织评审专家:到了每年年关时,基本上每个单位都会组织专家对院内所有申请人的标书进行集中初步评审,提出修改建议。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因为这些专家一定是至少参与过国自然函评的,更能以评审人的角度评判标书的好坏。这里就需要大家密切注意院里通知,并尽早完成标书,修改过至少1次,这样专家评审后修改会更加顺利。
领域内大牛:领域内大牛不用说,一定是阅标书无数,也具有丰富的申请经验。他们甚至都不屑于面青地项目,觉得这些都是给学生小打小闹的。如果能请领域内大牛看自己的本子,至少得是前三个环节都修改过几轮之后,请大牛最后把把关,一方面是大牛能提出一些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另外一方面也好给大牛留下印象,万一人家这一年参加评审呢?
当然,这个操作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可能根本接触不到领域内的大牛...
本文来源:小张聊科研
转自:“解说科研项目”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