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 | 刘熠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2022/10/24 11:26:05 阅读:428 发布者:
分享人简介
刘熠,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TESOL硕士、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博士,温莎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社会语言学等;在国际、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10余项。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理事,辽宁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
1. 请简要介绍一下您主持的科研项目情况。
我在2016年获批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题目为“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翻译硕士课程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式研究”。研究目的是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探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师对其职业发展的理解和需求,描述其职业发展现状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MTI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视角探索一种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模式。该项目通过量化问卷、质性探究、话语分析、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分别从MTI教育及MTI教师的现有相关研究现状,MTI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学生视角下理想MTI教师的素质,MTI教师的职业认同、信念与态度,以及国外翻译教师职业发展对我国MTI教师发展的启示五大模块进行研究。通过不同视角,我们发现,MTI教师呈现出了与其他高校外语教师类似的发展特点,但作为一门刚刚起步的硕士课程,目前的MTI教育课程中的“不确定性”还很多,传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参照路标”因此失去了指导意义。MTI教师职业发展中呈现出教学、科研、翻译实践并重的“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特点,而如何使三者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以达成教师的可持续“全人发展”,是MTI教育面临的重点任务和挑战。关于MTI教师发展研究,本项目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讨,随着MTI教育的不断成熟,一定会出现更多关注MTI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
2. 您认为您课题申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目的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MTI教育课程是2007年新设立的一个全国专业学位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该教育课程自设立以来,发展迅速,从最初的15所教学单位发展到近300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带来了MTI教育的迅猛升温,然而迅猛发展背后亦隐藏着诸多不足与挑战,各种会议上专家多次提出,师资的培养与发展是MTI教育的瓶颈之一,而教师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文献搜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关注MTI教师发展的实证研究很少,因此我们的项目符合当时国家对于MTI教育发展的需求。第二,良好的前期基础。我的博士论文是2009年完成的,主题是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建构,之后我的多数研究成果都是紧紧围绕着外语教师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的,所以在项目申请时,我的前期科研成果都可以作为支撑材料。以我个人评审项目的经验,项目评审专家非常重视项目申请人是否具有足够深厚的前期基础,因为这是确保所申请项目获批后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第三,高质量的项目书。找到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又具有良好的项目基础,那么下一步就是要保证项目书的质量了。之前在北京大学读博期间,我经历了严格的学术写作训练,自己也一直讲授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于学术写作的逻辑和规范非常重视,比如逻辑清晰的文献综述、详尽的研究方法和步骤、读者友好的排版、规范的文献引用,等等。符合国家需求的研究意义、良好的前期基础、高质量的项目书这三方面构成了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基础。
3. 该项课题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我认为该项课题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选题上有创新。正如前面所分享的,MTI自设立以来,无论是教指委,还是各个高校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多次MTI年会上都有领导和专家学者提到,师资是我国翻译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关键。但通过搜索文献,我们发现当时多数文献都是由上至下的理论探究,旨在探讨MTI教师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知识,从教师视角出发的实证研究凤毛麟角。第二,研究视角上有创新。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关注教师的全人发展,关注教师在社会文化中的经验与意义建构,关注教师内心对于职业发展的看法、需求和困惑,从基层教师的内心世界出发来探索其发展模式。尽管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在外语教师教育领域不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但对于刚刚起步的MTI教育而言,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师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 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是如何解决的?
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在项目初始阶段,MTI教师发展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开设不到十年的MTI教育来说,教师仍处在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课程本身的探索并寻找可模仿的Model(样板)阶段,老师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跟随一个典范,立竿见影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研究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关注不够,最初我们参加相关会议时,虽然设置了教师发展专题,但小组中只有我们一个报告,我记得有一次由于时间关系,会议合并了教师发展和另一个MTI教学法专题,当时我们只获得了两分钟的发言时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坚信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慢慢地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另外,作为实证研究,收集数据也是困难之一。教师的教学、科研、翻译实践任务非常繁重,填写问卷或者访谈是很耗时的一项工作,需要我们尽最大努力寻找能够填写问卷和接受访谈的研究对象。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很多老师的无私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再次衷心感谢所有在百忙中参与和支持本项目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支持,项目就无法顺利完成。
5. 您对正在准备申报国家课题的同行教师有什么建议?
对于正在准备申报国家课题的同行老师,我想主要分享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关注国家发展需求。一个好的研究,需要其研究目的符合国家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多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使自己的研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第二,探索国家需求与自身研究优势的契合点。通常一个研究课题提出来后,专家们会非常关注so what问题,也就是研究意义是什么。比如你计划做某类文本的话语分析,那么需要思考“分析之后的意义是什么”,不能单纯为了分析而分析,要把自身研究优势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第三,保持研究的连续性。无论项目是否最终获批,我们都要先一点点开展相关的工作,这使我们平时积累的研究成果都能够为国家级项目申报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第四,平时要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既要了解我们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动态,也可以关注一些其他领域的文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阅读文献不是指简单的读,而是要勤于思考,时刻问自己“这个文献对我的启示是什么”,一边读一边寻找一个自己研究的创新切入点,如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研究对象创新等,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课题。第五,文献综述要全面。任何一个研究都是基于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现有文献的综述有偏颇,那就说明申请人对过往研究不够了解,也就是基础不牢。综述时尤其不能漏掉相关的重点文献和重要学者的观点。第六,申请书逻辑清晰。撰写项目申请书与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十分相似,目的都是向读者阐述清楚研究的观点、目的、方法、意义等。我们撰写项目书的关键是为了让评审专家能够看懂,所以我们在撰写报告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从读者的角度,逻辑清晰地把我们自己的观点层层呈现。由于我们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课题十分熟悉,所以经常会想当然地认为读者会自己理清我们的逻辑链。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会导致项目书让人读起来不易理解。我个人认为,如果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也能看得懂,那么这个申请书的质量就非常高了。第七,学术写作符合规范。遵守学术写作规范能体现申请人是否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不规范的学术表达,比如错误的标点符号、拼写等,都会让评审专家质疑申请人是否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八,反复打磨项目申请书。不到最后提交时刻,就要不断打磨项目申请书:revise, revise and revise。不妨多请教有经验的师长,多和项目组成员沟通,多做自我反思。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做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很快乐。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它对整个知识领域也有些许贡献。祝各位老师项目申请顺利。
转自:“外语学术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