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向!这6类国家级项目,经费自己说了算
2022/2/28 16:09:33 阅读:554 发布者:chichi77
青塔学术注意到,在2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提及,2021年探索项目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说到项目管理改革,科研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无疑是项目经费使用。整个2021年,经费自主权的提升,是一个重大利好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已经执行新经费管理政策的国家级项目,看看哪些经费使用,自己说了算!
2021年,不少项目申报指南当中,出现了经费使用“包干制”的字眼。所谓包干制,就是拨给你的项目经费总额,自己可以不受预算编制比例限制进行分配,这是最大程度的经费使用自由。
注:项目为不完全统计,欢迎补充
此前,只有国自然杰青项目和博后基金项目开放了包干制权限。
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自然青基项目、优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揭榜挂帅”和“赛马”项目,也陆续开始执行。
这样的完全“松绑”,是国家对科研人的充分支持和信任;相信未来,会成为新趋势,值得重点关注!
间接费用提升,有机会多拿绩效
除了包干制,很多国家级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的提升,也是变相解决科研人生存问题的措施。
过去做项目直接费用占大头,按预算分类进行报销,几乎没有可以用于激励项目成员的钱。现在间接费用提升,就是划出一部分钱,给你发项目奖金的空间。
举个例子,假如项目经费是100万,间接费用占比一般为30%,就表示会有30万的钱预留出来,到时候刨除小部分单位代管费,其余的项目负责人可以直接分配奖金。
省级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甚至更高。
2022年1月,云南省出台政策称,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至60%,单位可将其全部用于绩效支出;湖北、福建、山东、黑龙江等省份也都公布了相应政策。
这样一来,科研人多拿绩效奖金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预算编制合并为3大类,报销不再是难题
还有一个变化,让经费报销不再是难题。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费编制都是按9个类别执行。如此细碎的分类,往往让科研人在实际报销过程中“头痛”。2021年,不少项目明确修改合并为3大类,即设备费、业务费和劳务费;这样一来,自己可以调控的范围,无形之中增大不少。
总的来说,2021年,国家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的变化和试行,力度不小。
2022年,各地方、各科研单位会有怎样差异化的执行方案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