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社科申报:只要尊重常识就能中,请问尊重了吗?

2025/10/21 8:49:52  阅读:1 发布者:

一年一度的国社科申报又接近尾声了,很多人都在心里揣摩着自己到底能不能中。以下,秋果老师根据经验和国家社科基金必须遵循的底层科研逻辑提出几条标准。如果能满足没中就可以抱怨,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就收拾好情绪继续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不要情绪化,不要孩子气,只有端正态度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还要阐明一点,申报过程和评审过程不一样,申报过程就是严格按照科研的基本规律要求自己,越是遵守科研常识就能提高中标比例。评审过程有时候是同组竞争,在这一组里推出几个,不排除有矬子里拔大个的嫌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培训的时候总有老师说不按照科研规律(即没有问题意识,又大又空也能中),上述原因是一点,还有就是学科和学科不一样,成熟学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说到这里,不能再说了)。

好了,接下来上自测表,看看你能满足几个要求,或者说国社科申报的常识性要求!

1、国社科要解决问题,不能写成说明文,要写成议论文(但有些老师可能不知道议论文怎么写,别笑,这是真的)。

2、问题不是你说啥是问题就是问题,得是来源于现实中的痛点和需求,说不清楚现实的痛点和需求的都是假问题。

3、国社科要替国家解决问题,所以那些研究非洲、日本、韩国、俄罗斯乱七八糟国际组织的就不满足这一条。除非你能说清楚我研究这些能为国家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并把申报视角调整到这个问题上,注意是具体问题,不要一张嘴就说我的研究能解决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这种又大又空的愿景上,要是一个具体问题。

4、至少要保证你研究的东西是你们学科关注的热点或者稍微有点热度的东西,不能太冷(冷门绝学除外)。说到这里想起来有一位申报者问我怎么能知道学科的热点,我默默地在心里说了一句,这都不知道就别申了,这也是学科常识。

5、你要解决的问题得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这边项目没评完,或者项目没做完就这个话题就进行不下去了,比如最近这个关税你来我往的情况,很多朋友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研究,这个情况随时会变化。

6、选择的问题得值钱,值这些钱。青年项目18万、一般项目20万、重点项目35万,你给国家解决的问题得能卖上这个价,研究一个特别不重要的,没人关注的东西问国家要这些钱不合适,恐怕也够呛能给。反过来说,如果你研究的项目太值钱,国家可能也给不了,项目就这么20多万,非要做100多万的事,容易把国家吓着。

7、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能动了大佬们的奶酪,就是你选的题得符合自己的学术身份,你做不了纵览全局的题目,那是大佬们才能做的,不是不公平,是你的学术阅历和资历不够。但是某个学科除外,在那个学科里同一个题目中过青年、一般、重点。这就是我上文说的不成熟学科,比较乱。不过,先乱后治也是正常的。

8、不要跑到其他学科里,比如明明不是新闻传播学科的要做XXX数字化传播研究,这是传播学的题,不是你的题。如果你说你拉一个传播学的进团队,那你觉得凭什么国家不直接资助传播学的人组的队,非要资助你呢?

9、跨学科申报要确认自己能进行跨学科研究,而不是国家鼓不鼓励,国家一直鼓励,但前提是你得有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俗称两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还有一个挑战——对评委要求很高,这个也得考虑,有没有评委能审了。就点到这里,不能再多说了。

10、有没有为你的研究主题看过至少200篇专业文献,如果没看过不中是正常的,中了是走狗屎运,这个比不了。

11、有没有一些前期成果,如果没有不中也是正常的,不因为什么,因为国家不信任你。

12、是否了解申报书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如果说不出来就是自己凭感觉写,那么中不中靠运气,不要因为不中就破口大骂或者抱怨诋毁,这是无能的表现,对自己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暂时想到这么多,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为什么写这篇贴,是因为每年都有人抱怨不是黑幕就是不公平,我把我常年看到的申报问题呈现一下,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且不中那就抱怨吧。如果以上问题没解决,那就省省力气,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身上。勇敢的人才能先实现梦想!

转自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2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