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自然是代表作重要还是标书内容重要呢?
2024/10/31 14:09:55 阅读:13 发布者:
如果博士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有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博士期间的所有成果(特别是尚未发表的部分)将归课题组所有,导师可能会将这些成果交给其他人用于申请国自然基金。若申请成功,就相当于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则无所得。因此,国自然基金的申报中,更看重代表性文章和研究积累,还是更注重标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采取什么措施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曾经参与过多个项目评审的资深国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明确告诉我,国自然基金申报的重点主要在于标书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代表性文章虽然也很重要,但它更多是用来证明标书中可行性的一部分。文章固然有其价值,但相比之下,标书本身的质量才是最为关键的。
申报书的关键在于创新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其中创新性是核心。创新性指的是你为了解决某个产业痛点或弥补某个理论缺陷所提出的研究课题。系统性要求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围绕这个产业痛点或理论缺陷展开,而不是各自独立、缺乏关联的研究内容。可行性则指专家认定你有能力完成该项目,这意味着研究基础与课题研究内容之间必须有紧密联系。跨领域的课题常常被视为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
你所面对的评审专家分为大同行与小同行两类。小同行因对你的研究领域有深入了解,能够清晰评估你提案的创新性,这自然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大同行虽对你的研究领域有所涉猎但非专长,因此在判断你的创新性时可能不够精准。你的提案所面临的挑战,正是要竭力说服这些大同行,使他们认识到你的研究课题极具创新性。
这些年评审了不少申请书,发现有很多人科研基础确实很扎实,顶刊论文一大堆,但申请书中的科学问题却说不清楚,内容繁琐没有层次,图表也杂乱无章,完全看不出逻辑。这样的情况,我要去哪里找你的创新点呢?思路不清晰,怎么可能拿到A?而且,没有3个A以上是无法进入会上评审的。说实话,即使这种申请书侥幸进入会评,在会上也是很可能被卡掉的。会上评审时,专家们会一起审核申请书,即便函评专家没看出来的问题,会上评专家也绝不会放过。
现在基金竞争越来越激烈,拿不到青年基金或者面上项目,可能就会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而机会也就只有那么一两次。特别是面上项目还要和各个领域的大佬们同台竞争,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基础短时间内难以提升,那么把申请书写得尽可能清晰、突出亮点,让评审专家能快速抓住你的核心优势,实际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即使像我这样已经有了不少经验的人,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写基金申请的能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和大家共勉。
总结
国自然基金申报时,标书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决定了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而代表性文章则是展示申请人科研实力和学术积累的重要佐证。两者的结合与平衡在评审过程中缺一不可,标书需要有充分的学术价值和合理的研究设计,代表性文章则能够增强申请人项目执行能力的可信度。
转自睛鸿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