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依据是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最重要的部分,最能体现申请人的科研功底和对方向的理解。
关键词:科学问题,科学本质,科学假说,发展脉络,灵魂五问。
立项依据是基金申请书中最能体现申请人科研水平的部分,不算参考文献4~5页内容(3000~3800字),至少5张图,体现了申请人在这个方向的理解深度,及对科学内涵深刻认知。
立项依据最能体现申请的是否是行家,功底够不够深,是否有创新的思想,是否真的很全面,很科学地认识学科方向。立项依据重点描述科学问题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描述技术和参数优化的过程。通过技术和方法承载申请人对科学本质的认知,越基础,越深刻,越能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立项依据的传统模板是针对所有专业,比如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但是对于每个学科,每个方向,还是要有一个逻辑主线和问题主线。
写作过程中不要按照单位,作者,工作内容等分类,不要被文献牵着鼻子走。要按照问题的发展脉络,解决问题的深远影响为主线,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科学词汇为主语,如多尺度结构,跨尺度,传质,传热,界面结构,其实就是每个学科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程里的关键学术词汇,比如化工的三传一反,介尺度;材料的多尺度结构,构效关系。
通过阅读大量权威文献,打乱文献的固有套路,按照申请人自己设定的故事情节,问题逻辑,重新构建故事逻辑和问题发展逻辑。最后,再根据需要插入适当的文献,这些文献要服务于申请人的思路和观点,让申请人的观点更加充实可信。动笔前看大量的文献,动笔后一气呵成,再通过阅读文献进行完善故事链。
立项依据的五个层次
一般立项依据分为五个层次,也是基金写作沙龙提出的灵魂五问。
第一问,为啥做这个事?问题是什么(科学问题)?
第二问,前人如何解决?未解决的本质(机理或机制)?
第三问,你的创新解决思路,比前人好在哪?假说?
第四问,新方法难点在哪?创新方法的挑战
第五问,如何应对难点?
第一个层次,写选题的意义,也就是为啥做这个选题,存在问题的科学本质是什么?
一般写成一个标题。标题举例: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其实这个标题就说明了选题的意义,但是要控制字数,一般这段500字左右,最好有一些关键数据,一张图。
这个地方一定要写到本质问题,做到开门见山,直接亮剑。而不是仅仅写表面问题,如双碳,污染,效率,效果,选择性,分离,性能等技术问题。
第二个层次,写国内外研究现状,但是要围绕问题的发展脉络,重点写前人的研究效果和深远影响,重在突出思想的光芒。还要分析前人未解决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合理的破题,为申请人自己提出新思路做铺垫,这就是科学破题,而不是以没人研究,研究较少,罕见报道之类的无病呻吟式破题。要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物理模拟,数学公式,把科学问题说透彻。
第二个层次是立项依据的灵魂,一般1500字左右,一个图,把核心的结论和思想总结出来的图,把前人的工作用科学问题、科学内涵,科学词汇总结,归纳出来,而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更不是文献综述。重要的结论要加粗,加下划线,要让评委直接看申请人总结的结论,说明申请人很懂这个方向,认识很深刻,很科学,评委就会觉得申请人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认知深刻。
因此,这个层次也是申请人自己创新方法和创新思路的关键。这个层次要有结论,即通过申请人阅读文献,总结文献,归纳文献找到文献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形成科学问题与宏观方法之间的构效关系,或是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形成关联机制即f(x),再通过分析,描述最佳目标,即函数求导求极值,获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结论就是描述这个极值。如,由此,不难看出,只有同时具有或调控xx和yy结构,才能实现xx功能的增强或提高。这个层次是最难的,只有申请人阅读大量文献,经过深度思考才能获得这样,前人没有看到的结论和得出的结果。
这个层次忌讳,简单的罗列人名,单位,工作内容,要重点突出前人工作的思想、效果及里程碑式的贡献,突出科学,学术的贡献。很多年轻的博士为了把所有单位和研究者列全,写了很多大学,很多教授,防止遇到相应的评审人,说自己没有引用评审人的文献,其实大可不必要,重在问题的发展脉络,而不是哪些科学家做了啥。问题是永恒,重在解决问题的思想。
标题举例:H-H与H-N键形成竞争调控电极结构调控方向与难点。材料方向的选题,在这个层次重点突出多尺度结构调控方向与难点。其实每个学科科学问题很多,这里只写申请人想解决的,能解决的,其他问题下一个基金项目再解决,不要写的太多,要小而深,而不是多而散。
第三个层次,就是根据第二个层次分析结果或结论,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分析为何提出自己的思路,是如何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重点突出问题与解决思路间的互补性,画一张图,800字的文字论述。这个层次也就是提出假说的过程,论证假说的过程。
这个层次属于知的方面,从理论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所谓假说就是,通过对前人工作分析,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科学本质,再利用自己的新方法干预这个本质,干预本质的假设结论就是假说。
第四个层次,就是分析一下自己提出的新思路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让小同行觉得申请人不仅想到了思路,还想到了这个新思路的难点,分析了难点产生的原因和科学道理,这个层次大约500字。
第五个层次,在第三,第四个层次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新思路难点的解决对策,方法层面的东西,也就是提出宏观一招鲜,让新思路的难点可以被解决,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完美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要画一张逻辑思路图,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让评委一目了然,感觉有理有据,这个层次大约500字。
总之,立项依据要以科学问题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问题的走向,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再通过这个关系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目标,再利用自己的基础提出自己要做这个完美,理想的目标的思想,再分析新思想的难点,尤其是实现的难点,理论建立的难点等;再结合自己的提出的宏观一招鲜方法,解决这个难点,这个宏观一招鲜方法体现创新。
以上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这个层次的结论,也是申请人的主要观点,同时每个层次的结论也是下一个层次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们要在立项依据中标出下划线,标粗的语句。所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文献格式自己统一,一般控制在30篇以内,最近3年的篇数大于50%,多引用权威期刊。
立项依据靠科学假说征服评委,靠科学问题描述和新干预(新方法),提出科学假说,让技术作为载体,让科学问题作为灵魂,让宏观一招鲜方法作为科学问题的宏观体现,体现申请人的创新和精髓。对科学问题凝练的越深入,越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越能推动认识水平的提高,越能提出扎实的新理论或方法,这对推动科学发展大有裨益。科学问题的凝练往往会引入新概念、带来新理论或方法的发展,其是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石。
立项依据站在评委的角度写,为评委思考问题着想,直接给出申请人的结论和观点,不要绕圈子。让评委通过文字感受到申请人的科学功底和语言表达功底,尤其是宏观问题的科学分析的深刻度,逻辑性,体现了申请人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水平与高度。
方法的创新
最后,就是方法的创新,这个是最重要的,无论多深,多精准的科学问题,关键是宏观方法要新颖,要让评委眼前一亮,就是比前人新,前人做了那么多就是没想到,没有注意到这个方法还能解决这个科学问题,还能这么干。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新呢?
一般就是移花接木,借尸还魂,张冠李戴,借刀杀人,借花献佛,学科交叉,亦或是道法自然,毕竟现在所有人类掌握的科学都是大自然已经有,本质上都是大自然(宇宙)的逻辑法则,存在法则,所以只有向大自然学习,自然就能解决问题,自然就是新颖的方法。
很多情况下,新方法是积累的结果,长时间专注积蓄赋能的结果,所以需要申请人长期坚持自己的选题方向,多思考,多问问题,多请教。
转自科技写作沙龙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