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基金评审采取双盲审才算公平吗?
2024/10/30 9:04:37 阅读:16 发布者:
众所周知,评审专家被“打招呼”这一顽固问题,由于其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隐蔽性高,一直难以根除。当“打招呼”成为普遍现象时,尤其对年轻人危害极大。有些优秀的科研人员回国后,很快便熟悉了这种做法。甚至在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时,许多人并非为了学术交流,而是为了建立关系、积攒人情。如果放任“打招呼”现象蔓延成风,对科研环境的危害不言而喻。
因此,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遏制科研项目评审中的不正之风。例如,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实行专家库随机抽取、定期更换、回避等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防范和整治,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3年5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集中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等“四方主体”明确提出24项禁止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打招呼”相关人员或将被永久取消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
然而,即便是这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选也不采取完全匿名,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从国家科技部门的角度来看,要让有限的财政资金产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就需要尽量将资金分配给具备较强实力的研究团队。因为科研不仅比拼创新想法,还需要依赖人员团队、设备仪器和平台支持。然而,完全匿名的双盲评审会增加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评价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
从申请人的角度来看,要提高申请质量,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他们必须在不突出个人特征的代表作和前期研究基础上讲清楚项目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然而,尽管不提及个人信息,专家们往往仍能通过代表作和研究基础判断出申请人的身份或学术背景,这也就使得匿名评审的意义减弱。部分优秀科研人员可能具备这种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确实是个挑战。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匿名评选对他们的要求更高,评审压力也随之增大。若一次收到十几份匿名的申请,且缺少代表作和研究基础等信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并维持高质量评审,专家需要精读每份申请,深入思考、仔细辨别每个创意。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定量评价指标,评审将更加依赖主观判断,专家之间的判断差异性增大,申请得分的偶然性也会增加。此外,可能会出现更多缺乏共识的项目,导致批准项目在实际执行中面临更多困难。而同时,科研领域内的评审专家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评选时需要了解申请人的科研背景、学术经历等,便于对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做出更准确的评价。非匿名评审可以帮助专家根据申请者的研究背景更合理地评价项目的潜力和价值。
那些总是呼吁公平的人以为通过改变评审方式就能改善现状,但实际上可能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更糟的结果。这就像高考改革一样,试图通过调整规则实现公平,然而最终影响最大的还是少数人。因此,与其寄希望于改变规则,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自身实力。
具体原因已经从多角度说明清楚了,任何单方面的倡议或决定,往往从逻辑上反思一下就能看出问题。比如,认为双盲评审能带来公平,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谁能保证双盲后就一定公平呢?这就像说勤劳就能致富一样,虽然勤奋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意味着所有勤奋的人都能成功。因此,对于追求成功,重要的是关注自身的提升,而非一味寄希望于规则的改变。
转自睛鸿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