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期基础
1.1. 研究方向选择与深耕
a)长线研究:选择具有长期系统性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化,以增强学术影响力。
b)灵活应变:当主要课题遇到瓶颈时,可以适当引入短期、高效的支线课题。这样做既能满足考核和晋升需求,也有助于补充科研资金和保持科研正反馈,避免陷入一直没有成果的焦虑,但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c)关注热门选题:了解当前国自然的热点选题和增长趋势。例如,可以参考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的选题增长趋势总览:
https://www.izaiwen.cn/v2/trend/16000
d)换方向:如果科研走到死胡同了,要及时换方向;换方向一定会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换方向后申请归申请,但更重要的是积累新方向的研究,申请小项目、参与项目都可以。
1.2. 论文发表与质量把控
避免不良期刊:发表论文时需谨慎,避免选择声誉不佳的期刊,如预警期刊或所谓的“水刊”。
1.3. 广泛申请科研项目
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应积极申请其他各级别的科研项目。这不仅能锻炼写作能力和心态,还能补充科研经费。
1.4. 文献调研与领域关注
a)前沿动态:持续关注领域内的前沿文献和国内相关团队的动态。
b)创新性与问题提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可进行收集相关资料,创新性论证,提出科学问题等。
c)竞争分析:了解和你研究方向相同的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批准情况,竞争团队去年拿了很多,今年你就赶紧写,哈哈。
1.5. 预研究/实验的准备
申请项目前,确保有充分的预研究或实验基础,以及可行性论证。
1.6. 行业内部的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领域内的会议和活动,并争取发言机会。通过与同行建立联系,留下专业可靠的印象,这在评审过程中可能成为加分项。
2.
写作前准备
2.1. 整体思路
a)从已有成果出发,结合指南和国家战略,选定几篇直接相关和几篇间接相关的论文作为研究基础。然后,通过深入的文献调研,揭示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不足,从中提炼出核心的科学问题。
b)明确科学问题后,列出可能的研究内容,然后精简,确保精简后的内容具有整体性、逻辑性和创新性。这一步骤是形成有说服力研究方案的关键。
c)最后,考虑新技术的应用和平台支撑,结合项目的可行性,完成技术方案。在这一环节,展现如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d)整个过程要保持文字清晰、有逻辑、口语化,以便评审专家容易理解。
2.2. 提前开始
尽早开始规划和准备,时间更多,更从容。
2.3. 写作要求
国自然标书各个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不要执着于寻找写作套路,讲清楚为主,做到叙述清晰,逻辑连贯,确保评审专家理解。
2.4. 了解国自然
国自然主要资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申请时应避免单纯技术或应用研究。如涉及描述性、观察性研究,需进一步拓展为探索性或机制性研究
2.5. 认识中标要素
获得资助需要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和运气。不要被运气影响了心态,做到把申请书打磨到极致。
运气来自于评审机制:
学科+第一个关键词 确定函评专家
同类标书随机打包发给函评专家
每个包会要求函评专家只给予一定比例(如40%)的好评
同一个包的标书质量都很高,那就会出现”死亡之组”
2.6. 自我评估
盘点成果:文章、项目、奖励、专利等
强弱点分析: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写作时,突出亮点,合理掩饰不足。
2.7. 立足现实
a)出身与平台:标书好,双非出身与小平台都有获得资助的先例。
b)成果:成果弱或者刚换了方向,研究创意好的也有获得资助的先例;精力放在寻找角度将已有成果与标书相贴合,方向、内容、方案、技术、思路等。
c)可改变的部分:预研究/实验、标书内容打磨等方面多投入时间精力。
不要患得患失!
2.8. 预研究/实验
非常重要,是立项依据、研究基础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部分
预研究/实验要占到整个研究的25%-40%
也不能写太多,会被认为快做完了,没必要资助
2.9. 先写再改
不要拘泥于写作套路,不要拘泥于标书内容顺序,先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再根据顺序和参考写作套路进行修改。
2.10.写作套路
a)来自获得资助的标书:
新!要近几年的,越来越卷了,太旧的标书参考价值不大,有个前些年获得过两个面上项目的老师,近几年申请屡战屡败=,=
找朋友、师兄弟、同事、同行、科研管理科等渠道借。
网络资源都是很旧的,收集整理在这里了:
https://www.izaiwen.cn/v2/news/16257
b)来自其他方式:关注以下各部分的内容,会提供一些写作套路参考方式。
2.11.看指南
指南每年的1月份公布后,一定要看指南,来指导选题、选口和研究的写作重点。
转自再问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