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难发表?可能是你写得不够“新”

2025/11/12 8:45:40  阅读:5 发布者:

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少研究者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精心完成的研究,满怀期待投稿却被编辑以“缺乏创新性”为由拒绝。

更令人沮丧的是,有时自己的研究与某顶级期刊刚发表的文章研究角度相近,甚至自己开展研究的时间更早、数据更丰富,可偏偏对方发表了,自己却被判定“不够新”。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学术评价中的“创新性”并非仅仅取决于研究本身做了什么,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同样至关重要。即便研究内容本身具有创新性,若在写作中未能合理展现,也可能导致其价值被低估。

哪些表述会削弱研究创新性?

在学术写作中,一些不经意的表述方式往往会在无形中降低研究的创新性,以下是常见的几类问题:

1. 模糊不清:忽视研究动机与意义

仅简单描述研究内容,如“我们合成了 XX 材料,并测试了它的性能,发现效率达到了 X%”,却不解释开展该研究的原因以及旨在解决的问题。这种表述会使读者仅能看到实验数据,却无法判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难以理解该研究在学术领域或实际应用中的定位。

2. 定位太低:局限于已有工作的延伸

将研究仅仅定位为对已有工作的优化,如“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催化剂,对已有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产率从 82%提升到 87%。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类表述容易让编辑和评审人员认为研究只是“改了一点点”,只是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未交代提升的机制基础,也未说明这种改进可应用的更大场景,无法体现研究的突破性。

3. 结果直给,过程缺失

直接呈现研究结果,如“我们用 ABC 处理后提升了 10%,说明 ABC 很有效”,却不阐述为何想到采用 ABC 方法、该方法是如何解决核心障碍的,以及是否有过尝试失败的路径等。这样的写作会使研究成果看起来似乎“早就应该这么做”,缺乏独特的思考过程和创新的艰辛,难以凸显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者的智慧。

如何凸显研究创新性?

学术写作虽然不能编造结果,但可以通过清晰呈现问题、梳理研究逻辑、强调原创贡献等方式,让研究工作看起来更具“新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1. 明确问题:聚焦未被充分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写作中,首先要明确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如“尽管 XX 材料在常规条件下效率较高,但其在高湿度环境中的稳定性仍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在器件封装不可行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通过这样的表述,让审稿人清楚这是一个实际存在且未被很好解决的问题,明确研究的起点和背景,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 强调挑战性:展现问题解决的难度

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已有方案的不足,如“我们初步尝试了材料掺杂、界面层修改等常见策略,均未获得稳定提升,原因在于 XXX 机制限制了……”。增加“尝试—失败—机制分析”的过程,能够强调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说明该成果并非“水到渠成”,而是需要深入的机制理解和创新的策略突破,从而凸显研究的价值。

3. 突出“洞察力”:将结果转化为认知提升

把研究结果与对现象的新认识相结合,如“通过对比分析 ABC DEF 样品,我们发现此前未被关注的 X 位点缺陷浓度对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这一认识为后续界面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将单纯的数据提升包装成“认知提升”,体现研究在理论或机制上的贡献,使研究成果更具深度和创新性。

4. 明确总结:构建“问题—方法—结果”闭环

用一句话清晰总结研究解决的难题和解决方式,如“本工作提出并实验证实了一种新策略,有效解决了 XX 材料在高湿度下性能急剧衰减的问题,实现了无封装条件下超过 500 小时的稳定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的“对症下药”过程浓缩呈现,形成清晰的“问题—方法—结果”闭环,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和贡献。

案例对比:直观感受创新性呈现的差异

1. 不新版本

“我们制备了一种新型钙钛矿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达到了 21.3%。”

此版本仅简单陈述了研究内容和结果,未阐述研究的背景、与现有工作的本质区别以及解决的挑战,看起来只是“重复做了一次”,缺乏创新性的体现。

2. 更凸显创新性版本

“由于二维钙钛矿的高湿稳定性优于三维结构,但电荷输运性能较弱,导致其在倒置结构中的效率提升受限。我们提出了一种界面诱导的晶体定向策略,通过调控二维结构的能带梯度,实现了电子无障碍迁移,首次在无封装器件中实现 21.3%的效率并稳定运行超过 500 小时。”

该版本首先明确了现有问题(稳定性与电荷传输的矛盾),然后提出了具有创意的方法(界面诱导),最后呈现了显著成果(高效率+高稳定),完整地展现了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

让研究“新意”跃然纸上

同样的研究工作,之所以会给人“不够新”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写作中未能充分展现研究的“意义”“挑战”和“思维过程”。

在学术写作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描述“我做了什么”,更要告诉读者“为什么我做的是值得做、不容易做、别人没做成的”。

通过明确问题、强调挑战、突出洞察力和构建清晰的逻辑闭环,将研究的创新性合理呈现,让编辑和评审人员能够准确认识到研究的价值,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发表几率。

转自学术小站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