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审稿严苛,提高文章硬实力刻不容缓
2024/5/30 16:54:37 阅读:62 发布者:
为了保证杂志的质量,提高文章引用率,下一次换届还在核心期刊名单之列,你知道核心期刊做了哪些努力吗?
责任编辑审稿把关严,筛掉90%低质量来稿;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有初审、复审和终审(通过终审的稿件不一定直接选用发表,有些可能需要修改重审)。能被选中发表的文章必须质量过硬,才可能经得起这层层筛选。
核心期刊每篇来稿量与刊发量的比例几乎为100:1,100篇投稿的稿件只有1篇被录用发表,其他99篇都是炮灰,被“毙”的原因各不相同,工作不系统、表征不充分、工作创新性不够、论文整体质量不高...
审稿人告诉了我们拒稿原因,知道文章的缺陷在哪,但是意见如此笼统,改哪里、怎么改是一个难题。
问题1:工作不系统 解决难度★★★★
非重点和非核心内容描述过多。表现在:1)缺乏整体研究,即缺乏对论文整体的把握。整体研究不足容易出现论文内容不足以支撑标题,或者加入其他内容而造成内容超过标题,甚至在个别论文中出现章题目与文章题目重复、节题目和章题目重复等问题。2)文章避重就轻,缺乏对核心问题的研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对核心重难点有意回避,造成论文核心不充足、重点不突出。三是文章层次性差,研究问题粒度差距过大。
问题2:工作创新性不够 解决难度★★★★★
这是多数稿件被拒稿的主要原因,一篇论文必须要有新颖性,解决以往人们未曾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
造成这个原因有3个方面:
① 对现有研究的综述和问题研究不够,创新点不准确,针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学术论文查询不够、分析不透,造成研究重复,研究方向偏差,从而创新方向把握不准。
② 核心章节的科学性不高,理论性和创新性不突出,存在注重应用性忽视理论性、注重实用性忽视学术性、注重实验忽视理论分析等,造成理论性和创新点不突出,文章的学术价值大打折扣。
③ 仅仅为原有方法的直接应用,缺少应用研究,轻视学术和理论研究工作,使论文学术水平和可借鉴价值低。
问题3:论文整体质量不高 解决难度★★★
文不对题:题目过大,正文内容无法支撑题目;二级标题与相应的内容不对应。论文写好后检查大标题和二级标题:大标题是否与内容相对应,二级标题是否具有逻辑性。
缺乏理论或数据支撑:这样的论文审稿人看完会觉得很虚,猛一看东西很全,工作量丰富,但是仔细推敲后,前言不搭后语,工作量细节严重缺失,说测试没有数据,说检测没有前后对比。
框架混乱:题目—关键词—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讨论
内容安排详略不当:选择最需要强调主题,兼顾各部分的相对比例,结果部分不用呈现你所获得或观察到的每一个结果,要有所取舍。引言(前言)写得很长,并且引用大量的文献,方法、结果、讨论内容却写得很少,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之感;还有人将材料和方法、结果写得极其简单,而讨论却洋洋洒洒,写成一篇综述,均不可取。
文字不精练,语句不通顺:最突出表现在讨论部分,或引用文献过多,写成综述;或东拼西凑,不能突出重点讨论;或什么文献亦不引用,将结果的内容在讨论中重复一遍。有的用词含混,表达不当;有的语句不通,不能正确标点,这些均大大影响了论文的质量,轻的退回重修,重的被退稿不用。
转自学术进修课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