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国内期刊退稿VS国外期刊退稿

2024/5/23 14:42:43  阅读:19 发布者:

学术er都懂,自从踏入学术圈的那刻起,没有退稿经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投过稿。

虽然退稿了也没关系,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但是面对期刊简简单单的两三行回复,不知道如何修改怎么办呢?您总得让我个明白吧

今天就来聊聊国内外退稿差异。

国内期刊回复退稿

文章不符合我们的收稿方向”“文章未通过审核”“没有通过我刊编辑部的终审,很抱歉,未能采用”“稿件不符合本刊采用和退修要求,故退稿”······

这退稿实在让我无从下笔修改啊

当然了,在我众多的投稿经历中,只有一个期刊给我的退稿回复中附上了审阅意见。审稿人从5个方面指出了稿件的缺陷,我在往期推文中分享了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在被退稿99次之后,我终于终于掌握了审稿老师的习惯T∧T

即使收到退稿,但收获满满

国外SCI/SSCI期刊回复退稿

投稿JCR2区,中科院升级版四区某杂志回复的退稿意见如下:

一共两位审稿人,给的意见也很多

问题陈述研究没有讲清楚

这项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方法。研究应以文献回顾法的研究方法为基础······”

结果和讨论需要组织起来

这篇文章有可能成为××研究的试点,但在介绍相关文献方面缺乏力量。所提出的论点仍然是薄弱的,因为作者只是介绍了以前的研究,而没有揭示以前的研究如何成为××领域科学发展的基础

这并不是个例,听听有国内外审稿经历的审稿人怎么说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家的评审意见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即不由得做些比较。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欧美国家专家的评审意见详尽具有更大参考价值,台湾地区的同行评审专家次之,大陆专家的评审意见最为简省。

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篇幅大致是国内的25倍,内容翔实,多数意见切中要害,所提出的修改意见针对性强,无论同意发表或建议退稿的理由都相当充分。国内刊物的审稿意见有不少是浮皮潦草的,往往语焉不详;所提的修改意见要么是隔靴搔痒,要么是细枝末节。原因除了第一点所述之外,还有一个审稿态度问题。

国际杂志审稿普遍是义务劳动,而工作认真态度很高,主要可能是审稿人都比较接受和认真对待自己的义务工作,估计可能原因是审稿人能从这个工作中获得其他利益,例如更早了解同行工作,积累个人学术影响等。审稿意见许多具有建设性,对促进作者工作有比较大的作用,许多作者看到意见会惊叹:很服气,真是懂行!国内的杂志不是义务劳动,审稿费从10-50元一篇不等,但审稿人的认真态度反而很低,审稿意见大多数没有建设性,许多只是在写作格式、实验分组、统计方法方面比较注意,少有从学术水平上进行评价和分析。对作者的研究工作大多数没有促进作用。

当然,上面所说的仅为一般情况,国外审稿也有做得不好的,国内刊物审稿也有做得极好的,但总体说来国内审稿与国外审稿相比是存在差距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国外内审稿的差异,投稿的视野不要局限在国内,格局打开,会发现有很多优秀的刊物值得大家投稿

学术进修课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