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期刊论文的基本撰写方法

2024/3/28 9:44:08  阅读:23 发布者:

part1

期刊论文撰写与编排

No.1

文头部分

1.题名

学术论文的标题应当简明、具体、准确、得体,能够清晰地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符合相关题录、索引和检索工具的规范。同时,标题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外文字符、代号等。

2. 摘要

要求摘要简练、准确、具有概括性,能够客观、具体地反映论文的重要而具有创新性的主要观点,并提供客观、具体的陈述。摘要应避免使用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同时也应避免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说明。换言之,摘要应当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自包含性的完整短文,直接表达论文的主要观点,通常不应包含作者的主观评价或解释性文字。

3. 关键词

一般应选取3—8个关键词,用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列在摘要的下方,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作为标示,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No.2

正文部分

1. 引言

通常情况下,摘要应简洁地阐述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简要介绍写作背景,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能够准确反映论文题目所涉及的写作范围,并且保持简明扼要、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 正文的逻辑层次

逻辑结构层次一般为: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得出结论——总括全文要表达的主旨。

3. 文内标题

在正文中,标题用于呈现各个部分的逻辑结构,包括一级、二级、三级等。为了保持逻辑清晰,应将标题级别控制在五级以内。文内标题应简洁明确,每个标题占据一行,行首序次语前空两格,末尾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问号、感叹号或省略号。

No.3

文后部分

1.参考文献的种类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的信息资源,包括正式出版物如图书、期刊、报纸,以及法规性文件、非涉密的内部资料等。根据其在论文撰写中的使用目的,参考文献可主要分为引文型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献两大类。

引文型参考文献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形式。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需要在正文中标注序号,并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进行清楚的标注。

而阅读型参考文献则无需在正文中标注序号,仅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即可。

2.参考文献载体类型的标志符号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GB/T7714-1987的修订版,新国标共给出了15个文献载体类型的标志符号,分别是:普通图书—M、期刊—J、报纸—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会议录—C、汇编—G、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其他—Z。此外,还给出了4个电子文献载体的标志符号: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part2

论文写作用词八条建议

第一,尽可能少用应该……”必须……”……”……”情态话语。学者的本分是用证据说话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命令者、立法者。学者没资格对人指手画脚、指点江山、作威作福。学者既没资格为他人规划人生更没实力为国家规划教育。一旦学者说应该……”必须……”……”,学者就摇身一变,自诩、自任为哲学家、思想者、政治家、改革家、先知先觉者甚至政客。应该……”必须……”……”……”先知哲学家政客常用的句式。

第二,谨慎使用或尽可能少用“…………的本质差别在于“……的本质特征是以及类似的话语。某事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原本是一个难题,不可轻飘飘地、口无遮拦地把本质说出来。

第三,尽可能少用正如朱熹指出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如杜威所说正如孙中山所说等话语。任何知名人士的言论都不应被视为证明某一结论有效性的充分依据。有效的论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采用实证归纳的方法,二是采用先验演绎的方法。

只有缺乏学术深度或未能达到学术标准的个体才会过度依赖名人名言来支持其论证。这种论证方式并非真正的学术论证,而是将某位个体过分美化,进而将论文呈现为一种虚构的神话般存在。

一个假设是否成立,与马克思、杜威、孙中山或朱熹等人的言论无关。这些名人的言论只是待验证的假设。因此,没有必要过度突出某一位名人的观点以压制读者,除非所引用的人的观点来自相关的调查或实验证据。

第四,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一针见血地指出正确地指出深刻地指出等带有强价值判断的词语。

第五,尽可能少用无庸质疑毋庸讳言不可否认应该说显而易见显然众所周知不言而喻以及类似的口水话语。在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什么结论是不能怀疑、质疑的,所以,最好少用无庸质疑毋庸讳言。动辄使用无庸质疑毋庸讳言这些词语,显得装腔作势、少年老成或倚老卖老。

第六,尽可能少用我们认为大家一致认为。在学术论述中,使用我们认为大家认为等措辞时,常常暗示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如果没有适当的注释支持,最好避免或减少使用这样的表述。同样,对于有人认为有研究显示有学者提出等用词,若未提及具体的来源或引用,也应尽量少用或避免。对于笔者认为我认为等表达,同样应当谨慎使用,最好减少或不使用,以维持论文的客观性和学术严谨性。

第七,尽可能少用无独有偶茅舍顿开独具匠心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以及类似的等词语。

第八,尽可能少说值得一提的是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值得注意的是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些说法确实具有一定意义,它们引导读者关注后续的解释。然而,我们是否仅将后续解释视为值得一提,而将前文视为不值一提不值得注意?所谓值得一提的,实际上只是对前文的一种补充说明。

part3

七种方法快速鉴别论文价值

part4

论文写作应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题目

1. 标题一定要生动、新颖、简洁标题:一般不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而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超过 20 个字。

2. 文章选题一定要与所投刊物的办刊宗旨、定位、风格一致。

3. 选题大小要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选一个大题目,只可能是大题小做或大题大做。

4. 选题不要凑热闹,也不要报冷门

5. 选题不要功利性太强

6. 选题要有新意

二.关于摘要

1.摘要在强调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时,应避免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不必要的文章论点罗列或背景介绍。研究性论文的摘要应当包含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以及得出的主要结论。而综述类文章的摘要内容主要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选择的研究数量及选取方法、数据提炼的规则及应用方式,以及数据综合的最关键结果和结论。

2.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一般不出现本文作者等字眼。

part5

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一.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一)关于文献梳理

1.梳理文献的目的:

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发表在权威期刊和著名学术著作中的论文和著作;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三、根据研究视角来梳理文献;四、不必刻意地在引言部分进行文献梳理,具体操作可以根据论文的特点灵活处理。

(二)如何使用文献

一是切忌文献堆砌。二是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三是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

二.论证的逻辑

论证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优质的论证逻辑应该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直至揭示核心内涵,这样才能彻底理解问题的本质。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论证的缜密性体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的人通常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反,缺乏扎实专业基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碎片化的论证方式。

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

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

论证的缜密性体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的人通常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反,缺乏扎实专业基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碎片化的论证方式。

三.论文的结尾

首先,结尾部分应能够从宏观角度对论文进行观点性总结。前文主要进行论证,着重证实或否定论点,但并未明确突出作者的独到见解。因此,在结尾部分必须提炼出作者的观点,以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立场。

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其次,结尾应当具有雄浑大气的气势,流畅自然的风格。在前述的论证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谨的推理和论证,旨在准确地呈现事实和观点,而非突显作者的文采。然而,在结尾部分,我们可以有所放手,展现作者的文辞之美,巧妙地概括论文的主旨。

三是要有科学预测和思考。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的研究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

part6

四个维度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编辑部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1.所谓,即文章看起来很舒服,很吸引人的眼球。这一方面在于文章的整体结构是符合期刊的投稿规范。另一方面在于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题眼,也是编辑部老师第一要看的重点,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独特性、吸引力与时效性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整体的质量与水平。

2.所谓,即文章整体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主要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文章还能够贴近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弥补现有政策方案的不足,应对社会问题。

3.所谓,即文章具有深度且逻辑清晰,使读者愿意深入阅读和欣赏。这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具有说服力和理论深度,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并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文章内容的逻辑性明确,条理清晰。

二.如何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1.所谓,即多关注时事新闻与社会热点话题,形成敏感的写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写作意识也就是所谓的问题意识

2.所谓,即通过阅读期刊文章与相关专业书籍,增长知识,熟悉期刊写作格式,学习语句写作逻辑

3.所谓,即在的基础上,思考想要写作的内容与写作逻辑。

4.“是写作的又一重要基础。练习是对文章的结构、标题、格式和内容进行全面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集中关注特定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以特定的理论视角介入其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同时,需要确保文章中的每个标题和每个部分都与主题密切相关,文章的重点应放在问题分析和介入上,而不是离题或结构不合理。

转自西建大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