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育学学术期刊的视角下,什么才是好的学术论文?

2024/3/27 11:45:02  阅读:29 发布者:

作者简况:杨久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一、何以是论文?(期刊)

——期刊作为学术市场的桌子

导言:我写了论文,内部进行交流是否可行?写完不发表?

何以是论文——必须:论文是现代知识生产的基本范式

自我三问:

1)是否在处于生产知识的状态?(职业、事业)

2)会不会写?

3)有没有为此做准备?

(一)范式意义:论文是文本形态还是生产方式?

前范式阶段:简短的论文生产,只写给专业同事读(不是写给普通大众,虽然确实可以对自己的成果进行科普化传播)

从规定性意义上讲,它是生产方式!

(二)发生学意义上的:与生俱来还是外部嵌入?

《哲学汇刊》(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研究方面的专门性期刊)创立了学术期刊的四项基本功能:

1)注册登记: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所有权(谁是一作?谁是二作?)

2)评估鉴定:通过同行评议、退稿保证质量(盲审、外审、一审二审三审;不是来稿照登)

3)传播:向其他学界同仁传递作者观点

4)存档:永久记录作者的研究成果

(三)部门意义上的:journal or magazine?

学术期刊(Journal)的部门属性是学科,学科是规定性的。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本身是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学术期刊的本质与属性决定

学术期刊无法在市场交换中体现出一般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属性不是本质性属性;学术属性才是根本属性。

《华师学报》

目标定位:参照系;生产力;认证书;传播器

功能定位:注重方法引领

(四)学术期刊是学术市场的桌子

投稿与录用:嫁女儿挑媳妇”√(门当户对的互动过程,择优录取)

论文一旦发表,就成了家。但女儿永远是的。

在实体与功能的追求中,期刊对研究者的论文在同行评议的框架内又构成了某种一致介入的事实。这一介入,造成了新的实体,即学者(写作)的论文与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合一。

以刊评文与以文评刊

学术期刊事实上就是语用学层面与论文进行的互动与互构。共同构建了科学知识的语用学研究游戏

我们只是在他讲话的情况下才能知道这点。在此之前,他不会被成为学者

只有发表,才有了论文反复传播的轨迹,才得以刻画出学科的知识边界和学术共同体的组织边界。

桌子之喻:学术期刊就是现代知识生产传播的桌子,实质性参与了具有划界功能的特定作用

论文评议专家、作者....桌子前共同发起了一场对话

将论文从抽屉里拿出来发表

学术期刊是论文的载体,也是学术的筛子(不出版就出局)

二、什么是论文?(什么是学术的?)

——学术共同体的入场券

构思初稿→deadline的形象比喻(豪车车头,自行车尾)

未有深于学而不长于文者。

论文写作文;做研究搞创作

(一)教育话语的类型

·学术话语——智(识)

·政策话语——贤(明)

·实践话语——仁(爱)

·社会话语——公(道)

学术研究容纳四种话语:以智识而兼具贤明、仁爱、公道

小学老师(爱)与大学教授(智)的评价标准与要求不一

(一)学术话语的维度(何为学术?)

什么:对象-本质 规定性(is/as;描述的/分析的/现象学的/科学的)

是不是?

我所讲的教育质量到底是不是真的教育质量问题?

Eg:小班化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为用的是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用分数来衡量;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幸福感、师生关系;将杜威教育即生产这个理念贯穿其中,又会得出何种结论?)

为什么:关系-因果

规律性:事/是 叙事;科学-逻辑

非常幽微与复杂,绝不仅仅只是一篇论文就能阐清(强;弱;反)

会不会?

为了什么:目的-价值 规范性(good;good at,是否指向善?)

该不该?(如果学生发展、身心健康出了问题,规范性出了问题;或者违背了学习规律)

教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

1.区别研究的对象研究(研究的对象研究本身)

把黑说成白,把白说成黑。政治可以,政治学不可以

政治学研究的是为什么政治会把黑的说成白的?政治制度如何设计来限制政治常常堕入这种深渊?

2.区别事实意见。意见,必须客观化而非立场化

社会科学必须以客观化阶段为前提,否则就只是各种心态的折射。

与对象的正确关系是社会科学固有的科学实践的最具决定性的条件之一。(并不排斥意见,而是要对意见进行客观化处理,意见不是简单化的事实

在我们的知识与价值观领域,事实往往由意见构成

Eg: 50个不同的意见必须作为事实处理,但的研究不是501,我的研究要明确为什么会出现50种不同的意见?对意见进行分类;和什么有关?是否是因为这个议题本身就异常复杂?

对意见进行客观化处理与讨论,究明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为因果性辩护

思辨通过逻辑对因果进行新的表述

凡是研究必求真,凡求真必求因果

因果性客观性和决定论

因果性不等于线性关系

因果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

非因果、反因果的背后逻辑正是因果性

因果效验——比直接表象更内在的知觉模式。因果性,内在于人

因果性感知:左半脑找不到理由就编一个出来(所以反因果的背后逻辑正是因果性)

现代神经学:自下而上的知觉模式

不能否定因果只能说明因果的复杂性

热情与意志

文学是把因果链条拆碎,从断裂当中获得叙事可能,来达到文学的效果(文学鉴赏是二次创作)

他扔了一块石头,窗子破了——文学;蒙太奇

他扔了一块石头,把窗子打破了(事实)

雄辩和诗词都是才华的产物,而不是研究的成果

(一)审稿一般序列的

质量公示

(水平×价值)+(适刊性:期刊定位与特色)=?

得出的数字大小决定:退稿/收稿/内审退稿/内审后送外审

质量的核心是选题、学术、研究、问题(审稿的一般序列)

作者:由研究形成文本

期刊:从文本考察研究

相遇相求

(二)什么是问题问题意识

1.问题的肌理

Question;

trouble;relief

matter;(identify

problem;(solve

issue(discuss,agree);

topic;

Subject

Issue(discuss;agree)

补充: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前需要出现一个好的puzzle(详见清华大学刘军强老师著作《写作是一门手艺》)

比如:卖拐(我就纳了闷了,同样是两口子,怎么做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在控制变量)

作为问题意识,我们要问:

1)问题主要指向哪一类?

2)问题是否具有综合性从而富有肌理?

仅仅issue不够,需要进入problem situation

作为质性研究,只看到problem,没有进入in trouble的状态不可行

任何问题,都需要进入到question 状态

提问与自我发问状态

2.问题的机理

问题具有建构性

问题是新的事实/实在的建构

目标;任务;立场;范式;理论;框架驱动...

发现问题更是提出问题:问题的建构性

解决问题更是解释问题:问题的学术性

3.“问题解释的合理性限度

政策建议是在对论文的降维解决

1解释解决往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研究的闭环特征(研究不足是划界与条件的表述)

3)教育领域存在大量的抗解问题

抗解问题,指的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不完整、矛盾、不断变化且往往难以识别或定义

2)问题因其复杂的社会意涵,而没有任何能够确定的停止点,且因为复杂的相互依赖性,试图解决抗解问题的行动或方法可能会造成其他问题的产生

抗解不解与无解

越治越乱(非要解决抗解问题)

4.问题意识的理论折叠势能

伟大的理论都是伟大的褶子。

如此根本和显著的矛盾很少出现在一个二流作家身上,而在伟大作家那里,它们却...”

他们带着自己的矛盾走来,包括问题、语义、逻辑的矛盾

创新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折叠

创新一定是一次飞跃,飞跃一定有风险。

运用理论的时候,保持足够的尊重和看待

才会知道他为什么会有如此伟大的思想,才会发现矛盾的地方、绊脚石的地方、折叠的地方,此时才会有理论创新

进入in trouble 的状态

ChatGPT:提示工程素养

与模型进行交互,赛博格知识生产

(三)知识流、问题流及其合流

优秀论文:ABC

良好论文:11=4

问题流与知识流的合流才算

知识生产、知识贡献

转自泛研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