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论文中的Results & Discussion部分该怎么写?

2024/3/1 8:34:03  阅读:55 发布者:

关于Results

Results是对你的结果的客观描述。比如标题这个大结论,我用了5个小结论来支持,在Results部分就是5Subheadings,每个Subheadings下面,有几个图表展示,再加上文字来描述图表的现象或结果。这几个小结论应该是层层递进,主次分明的。         

以下是作为SCI期刊编辑,在改稿过程中总结的新手常见问题:

1 逻辑混乱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说A因子以某种作用方式作用于B因子,导致了C现象。那么在Results部分,我们应该是先证明A因子或B因子与C现象相关;然后是A因子与B因子的作用关系;再接着是AB以这种作用方式导致了C现象。也许你完成实验的时候不是这个顺序,但是介绍结果时,要理清中间的逻辑关系,先现象后机制。抽丝剥茧,如讲故事。

2 详略不得当          

Results部分一般写法是列出一个Subheading小结论,然后开门见山,比如“To evaluate/identify/validate..., we performed/tested/utilized...” 开始你的表演。很多同学在Results部分每一个Subheading第一段都要来一个背景介绍,大可不必。背景部分请在Introduction交代完毕。    

当然很多人上来就直接交代我们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论。这个To evaluate/identify/validate...,还是不能省了,它帮助读者快速同步你的研究目的,要不然可能要一直读到这一段的结尾然后再回味一下,才知道你这么做的目的。这口气憋的太长了。

3 数据细节和FigureMaterials不一致          

包括实验分组,病人人数,具体的某个百分比数值等等。经常有同学的论文里,Materials and Methods交代小鼠实验分了5组,每组6只。Results部分又变成了4组,每组5只。或者某个类型的占比,文字描述式28%,图里是38%。读的让人迷惑。也给Editor和审稿人留下了不够严谨的印象。

初稿完成后,建议专门来一遍数据核对,确保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中数据保持一致。

4 结果描述过于简略,或讨论过多。          

很多同学的实验做得很好,Figure展示也很棒,但是Results写作干巴巴。我改稿的时候曾发现,一张Figure 6个分图,Southern/Northern/Western/qRT-PCR都做了,结论部分一句话“According to Figure 2, 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 in HeLa cells.”就完了,完了。。。这属于茶壶里煮饺子,可惜了。好歹做了几个月的实验,多说几句才对得起。把单个分图的结果一一描述一下,升高或降低了多少倍,比值多少,P值多少。    

还有一点就是,Results部分只陈述客观结果,不对结果做任何讨论。这部分放到Discussion

那么,Discussion该怎么写呢?

Discussion是对结果部分的讨论和升华。这部分需要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解释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分析其意义或应用价值,并探讨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一种夹叙夹议的写法。总的来说,需要对自己的研究很本领域的研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概括归纳能力。目的是为了告诉读者,看,我的研究是可靠的,有意义的,我对本领域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

Discussion部分可以说是整个SCI最难的一部分。研究做得好,Discussion写的不好,就有点虎头蛇尾。下面我例举一下常见的Discussion问题:

1 只是复述Results的结果,没有讨论或讨论太浅。          

通常发生在SCI新手身上。因为课题和思路都是导师给的,自己的思考太少。所谓SCI论文写作不是实验全部完成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在课题设计阶段就开始了。平时和同行、每周的组会交流,都有哪些启发?有哪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都拿小本本记下来,这些都可以是Discussion的素材。    

2 过度讨论          

实验只验证了两种细胞系,就在Discussion中说我这个药物具有广谱抑制效果,这肯定会招来Reviewer的质疑,要你补实验。还有什么for the first time/novel这种词,都要慎重使用,是不是首次/最新的,同行一下就能看出来。

3 逻辑混乱          

这也是新手难以避免的问题。Discussion部分要结合前人的文献,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比较考验人的总结归纳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写完之后多改几遍,自己揣摩,请别人看。理清上下文意思之间的关系衔接是否通顺。文献观点是否恰当。

转自迪娜学姐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