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智能材料变形驱动是集材料、力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前沿研究热点。液晶弹性体(Liquidcrystalelastomers,LCEs)作为能够产生大的可逆驱动应变的智能柔性弹性体材料,通过设计含有各向异性刚性介晶单元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在外界刺激下(光、热、电等)使其达到相转变温度时,引发由液晶态(有序)向各向同性态(无序)转变的链段运动,进而表现为宏观结构程序化变形。液晶弹性体材料类似于自然界生... [发表时间:2024/1/26 11:41:22]
[摘要]:博士后招聘需求: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昊课题组希望招收博士后4名。欢迎有胶体纳米晶体、光电器件、柔性电子、分析传感等方面之一的研究经验并计划在相关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同学联系申请。课题组研究中大量依托和涉及有机光化学、高分子化学、微加工技术/3D打印等技能与知识,也非常欢迎在这些领域有研究经验的同学加入,共同开展交叉研究。课题组大力支持申请者申报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等人才计划和博士后面上基金等,组内以往出... [发表时间:2024/1/26 11:40:01]
[摘要]:在当今社会,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吨的塑料废弃物,其中一部分被自然环境分解成微塑料(MPs,直径小于5毫米)和纳米塑料(NPs,直径小于100纳米)。与微塑料相比,纳米塑料可能因其更小的尺寸更容易进入组织和器官,因此可能具有更严重的毒性效应。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S-NPs)作为一种纳米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发泡聚苯乙烯、玩具、光盘和杯盖等产品。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PS-NPs(直径20纳米)可以从小鼠母体肺... [发表时间:2024/1/26 11:39:32]
[摘要]:利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实现高能量密度和提高安全性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然而,硫在循环过程中经历的巨大体积变化会导致机械应力累积,从而导致机械失效,进而降低整体电化学性能。近日,浙江大学陆俊教授、王利光研究员提出了一种应力缓冲策略,即通过为复合硫阴极设计一种机械弹性交联结构来应对这一挑战。具体而言,这种结构是通过整合高弹性热塑性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来实现的,通过EVA的反复拉... [发表时间:2024/1/26 11:38:47]
[摘要]: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能量收集和转换技术,而摩擦起电材料的高本征电荷密度是TENG应用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此前,一系列最先进的策略如表面改性化学设计反复流变锻造、无机填料复合等都曾被提以提高负电材料的电荷密度。特别是电晕极化驻极体聚合物如氟化乙烯丙烯(FEP)和聚四氟乙烯(PTFE),可提供高达数mCm-2的静态电荷密度。然而由于在接触分离或摩擦中明显的电荷衰减和损失,实际运... [发表时间:2024/1/26 11:37:58]
[摘要]:高分子凝胶在形状记忆、表面形貌复制、力学兼容的组织植入针、粘附剂等功能化应用中均涉及材料低模量软态的环境自适应形变和高模量硬态转变的力学重组过程。但无论是低模量软态凝胶、还是高模量硬态聚合物,在固定的环境条件下,材料通常表现出恒定的力学性能而无法自改变以优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拓宽材料的功能化应用范围。凝胶材料在环境自适应形变-力学重组方向(Conditions-AdaptiveDeformation... [发表时间:2024/1/26 11:37:25]
[摘要]: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体育赛事训练统计和比赛分析在竞争公平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自从冰壶运动被认定为冬奥会比赛项目以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陆地冰壶运动。然而,比赛过程中,对冰壶石的实时监控主要依靠高速摄像机和裁判的主观判断,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度地不公平判罚。目前,应用于冰壶比赛中的传感监测系统主要依赖于安装于冰壶石内部的热传感器。该热传感器不仅需要繁琐的充电... [发表时间:2024/1/26 11:36:53]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PuSL高精密3D打印,作者张钰荣在众多工程领域,如管道运输、微流体和航运业,对减阻表面的需求正日益上升。在自然界中,鱼类的鱼鳞结构和体表的粘液赋予了鱼类优异的水动力特性和防污性能,这有利于它们捕食和躲避捕食者。受此启发,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联合工业科学研究院赵焱教授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鱼鳞结构的Janus水凝胶涂层(JHC),该涂层由具有仿鱼鳞结构的减阻上表面(SL... [发表时间:2024/1/26 11:36:21]
[摘要]:液体超润滑材料在人工关节、机械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引入添加剂(如碳点,CDs)策略被认为是提高液体润滑材料摩擦特性和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通过该方法为电解液润滑材料(如类离子液体,ILAs)同时赋予高承载能力和超润滑性仍具有挑战性。针对该问题,我们以CDs作为竞争配体操纵子,调节ILAs的团簇尺寸分布,合成了兼具超润滑性和超高承载能力的CDs/ILAs(达705MPa,目前报... [发表时间:2024/1/26 11:34:59]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陈嘉民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柔性磁敏触觉传感器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一创新技术,模仿了人类皮肤毛发的结构,能够精确地感知接触力。在机器人物体识别和滑动检测方面表现出色,开启了智能机器人感知世界的新篇章。这款传感器的设计独特,由上至下分别是仿生磁性纤毛阵列、柔性PDMS薄膜,以及底层集成磁传感器阵列的FPC电路... [发表时间:2024/1/26 11:34:3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