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1581.东华大学王宏志、李克睿团队AFM:无锂盐、疏水性聚离子液体固态电​解质,实现无封装、可替换电致变色调光膜的应用!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及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手段。目前,建筑能源消耗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0%,其中50%以上的建筑能源用于室内空间的供暖、制冷和照明。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人们更加关注可动态调节太阳光透过率的智能窗户。基于电致变色技术的智能窗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逆地调控光吸收或反射进入建筑物的太阳光能量,以优化建筑物的室内照明和温度,使其达到人类舒适的水平,大大减轻空调和照... [发表时间:2024/1/26 13:43:58]

  • 1582.苏州大学李耀文、张正彪等Angew: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Spiro-OMeTAD掺杂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近日,《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以“IodoniumInitiators:PavingtheAir-freeOxidationofSpiro-OMeTADforEfficientandStablePerovskiteSolarCells”为题,在线报道了苏州大学李耀文、张正彪教授等人利用单组分碘鎓氧化剂替代了传统不稳定掺杂剂双(三氟... [发表时间:2024/1/26 13:43:28]

  • 1583.东华大学李静超Angew:双靶向仿生半导体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用于骨转移瘤多模态诊疗

    [摘要]:骨转移是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在骨转移环境中,癌细胞通过产生破骨细胞刺激因子促进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进而导致骨吸收;而破骨细胞则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进展,因此在骨吸收与肿瘤生长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早期骨转移没有明显症状,但传统的分子影像技术对于骨转移瘤部位微小的肿瘤病灶和骨吸收通常无法实现有效检测。另外,骨骼组织富含羟基磷灰石且血供较差,药物递送不... [发表时间:2024/1/26 13:41:18]

  • 1584.应用实例|复旦武利民课题组《AFM》: 基于非对称互锁梯度模量结构的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PuSL高精密3D打印,作者马言近年来,可穿戴电子皮肤(e-skin)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瞩目的焦点。为了适应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具备多功能性、全面性和强适应性的电子皮肤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柔性聚合物固有的高粘弹性使得传统的电子皮肤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稳定性差等问题。通常,合理的微结构设计是改善这些性能的有效策略,然而单一的微结构设计很难在显著地扩展传感... [发表时间:2024/1/26 13:40:45]

  • 1585.北京大学刘允课题组JACS:实现区域规整聚二硫化物的可控制备

    [摘要]:得益于二硫键的多重刺激响应性与稳健的动态交换性质,聚二硫化物在众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凝胶或弹性体、可再生或可再加工材料,乃至新物质形态的创制(譬如弹性陶瓷)等,是一类具有广泛前景的前沿高分子材料。聚二硫化物的传统合成方法往往依赖于缩聚反应,难以实现对聚合过程的精确调控。相比之下,以大规模商业化的硫辛酸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环状二硫化物的开环聚合已经逐渐成为功能聚二硫... [发表时间:2024/1/26 13:39:31]

  • 1586.武汉大学彭勉教授/黎威教授《AFM》:自我监测局麻药微针助力长效术后镇痛

    [摘要]:据报道,超过50%以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经历急性中、重度疼痛,影响术后康复。而且,其中约10%患者术后急性痛迁延不愈,会逐渐转变为慢性痛,严重影响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术后疼痛管理,防止急性痛到慢性痛的转变,是围术期医学的关键问题。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彭勉教授、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借助“外科手术切口局部的酸性微环境与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开发了一款基于微针(MN)的自我监测pH... [发表时间:2024/1/26 13:39:01]

  • 1587.多彩长余辉发光!深大/港中深最新AFM:报道新型有机长余辉发光聚合物材料

    [摘要]:长余辉发光是指撤去激发光源后,发光材料仍能持续发光数秒至数小时的一种发光现象。无机长余辉材料凭借其超长的发光寿命被广泛应用于夜间应急指示、仪表显示和国防军事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聚合物基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凭借其较长的寿命、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丰富的激发态性质以及优良的成膜性被用于防伪加密、信息存储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简易的发光性能调控... [发表时间:2024/1/26 13:38:33]

  • 1588.上海交大王如竹ITEWA团队 AM:理解与运用‘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

    [摘要]:液滴撞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受自然启发的超疏水表面为调节液滴撞击动力学特性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液滴撞击与先进超疏水表面两者的结合在众多工程应用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理解、预测及调控超疏水表面上的液滴动力学行为是将液滴撞击应用于多样化场景并提高利用效果的重要前提。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领衔的“能源-水-空气”交叉学科创新团队ITEWA(InnovativeTeamforEnergy,Wate... [发表时间:2024/1/26 13:38:01]

  • 1589.南工大陈苏/朱亮亮团队《Chem. Soc. Rev.》封面论文:太阳能光热调控的策略

    [摘要]:由于用于太阳能蒸发、光催化和光热发电的太阳能加热以及用于冷却纺织品和智能建筑的被动冷却领域的研究热点迅速增长,有关太阳能吸收或排斥的光热调节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通过材料和系统设计进行光热调节增强太阳能加热/被动制冷的效率,提高整体太阳能利用效率。近期,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苏教授、朱亮亮教授在《ChemicalSocietyReviews》期刊上发表题为“Adva... [发表时间:2024/1/26 13:37:17]

  • 1590.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教授团队《ACS Nano》:高强度木材的可塑加工新进展

    [摘要]:刚度可调的材料可以根据特定的刺激(如温度,湿度)改变其形状和机械性能,在先进的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受限于石油基单体的使用和机械强度低等问题。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其次生壁S2层微纤丝天然取向结构为开发高强度木材提供了独特优势。为了充分利用木材的结构优势,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可持续且简单的溶剂加工策略,将天然木材制备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可塑性的异型木材... [发表时间:2024/1/26 13:36:18]

首页<<156157158159160161162>>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