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6302条记录
[摘要]:既然“课文情境”是语文课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情境,那么就没必要,而且也不应该,撇下课文去另行“创设情境”。前些年曾有“教课文”和“用课文教”之说。对于两个简略说法,要还原其本义:所谓“教课文”,就是重在让学生懂得课文的思想内容;所谓“用课文教”,就是以课文为载体,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蕴含的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应该“用课文教”,而不是只“教课文”,已成为广泛共识。但现在的情况是,有的教师打着“不教课文”... [发表时间:2025/4/2 17:25:47]
[摘要]:月考结束,看着成绩,心中不免嘀咕:同一批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环境中,聆听着同一位老师的授课,可等到考试成绩公布,分数的差距却令人咋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的家长,每一位老师深思与探索。个人认为,造成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应该是这4点。 第一:学习态度。我在班上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态度决定分数,态度决定分数的高度。 打个比方,学习态度就像是一座大厦... [发表时间:2025/4/2 17:44:42]
[摘要]:一项对30000多名教师的调查表明,“纪律问题”是教师每天的第二大压力源。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导致教师职业怠倦的五大原因之一,但其实只要教师提升课堂管理技能,这是可以避免的。当学生的不良行为成为全校范围的问题时,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课堂管理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的科学,有许多变化因素,对一位教师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位教师。不过,一些关键的准则可以帮助你避开常见的陷阱,... [发表时间:2025/4/2 17:34:19]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处理学生问题的策略选择,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班级管理并非简单的线性模式,不能期望老师一提出要求,学生就会立即听从,也不能像打地鼠一样,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班级评议的策略,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策略概述: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是班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有权利参与到班级纪律、卫生、评比等建设中来。班级发展靠学生,班级发展为学生。因此,对于班级的许多事务,都可以通... [发表时间:2025/4/2 17:45:1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旨在以具有整体意义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为主体性地参与完整的学习历程,进而使知识的学习在内心实现结构化。学习任务群的潜在功能吁求着单元统整教学的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以素养为导向、以整合为取向、以实践为路径的教学方法,它从整体全局的内容感知,到局部要素的深入研习,再到整体知识的结构形成与迁移运用... [发表时间:2025/4/2 17:30:08]
[摘要]: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各地纷纷推出课间活动“加长版”,从原有的10分钟延长到了现在的15分钟。“玩出课间十五分钟新花样”,成为了很多地区、很多媒体宣传报道时的标题。通过一些报道可以发现,不少学校确实在积极探索课间十分钟的“玩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最典型的,也是最突出的,就是“一刀切”“统一化”。“一刀切”,就是强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室外活动;“统一性”,是指以学校、年级或班... [发表时间:2025/4/2 17:37:45]
[摘要]:有什么方法能让你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项目的最后掌握学习目标?在时间管理方面,你会希望对项目日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帮助学生开发他们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里程碑任务能帮助学生看到,即便是大项目,也是需要经过一系列较小的步骤才能开展的。为这些里程碑任务设定实际但明确的期限,能帮助他们学会在一个个期限前完成任务,避免最后时刻的紧张局面。你可能也想赋予日程一定的灵活性,希望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调整。例如,泰... [发表时间:2025/4/2 17:35:51]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旨在以少而精的结构化课程内容引领与推动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既促进国家“双减”政策的积极落地,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主动发展。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通俗地说,任务就是“做事”,语文学习任务就是用语文“做事”... [发表时间:2025/4/2 17:32:12]
[摘要]:在破“五唯”、施“双减”的教育生态下,2023年高考优秀作文可谓星光璀璨,异彩纷呈。如下六大看点,尤为引人瞩目,对于2024年和将来参加高考的同学应都会有所启发。一、立意:更上层楼有的考生能吃透题意而不拘泥于题意,在精准把握题意的前提下,对题意做进一步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大胆地由题意“说开去”,从而使文章的立意升至一个峭拔的高度,带给人一股扑面而来的锐气和洒脱。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 [发表时间:2025/4/2 17:26:38]
[摘要]:什么是好的教育?李镇西的回答是:好的教育应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对此,我非常的认同,可以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教育如果缺乏意义、没有意思,那就犹如一潭死水,索然无味,甚至令人作呕。教育是引人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本义就应充满意义;教育是面向鲜活的生命、真实的生活,本来就应充满意思。因此,我认为,教育,就是要做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只有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充满“意思”,才能过出更有“意义”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5/4/2 17:38:4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