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双拥”工作之我见!
光阴荏苒,岁月如痕,在全面信息化,全民奔小康的时期。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双拥”工作显得更加迫切,更为突出,更富特点和内涵,这不仅是形势所决定的,也不仅因为“双拥”是口头表达而已,而是必须有所重视,具体落实,积极行动,贯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只有提高认识,切实重视,真正落实“双拥”并将其提上议事日程,一以贯之,将双拥工作与时代要求、单位特点和当前形势有机结合,在寻找契合点上下功夫,打造不同寻常的良好环境,不断助力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这才是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双拥要求的。鉴于此。结合地方或行业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真正了解“双拥”的真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丰富内涵,掌握其实质,了解其特点,提升其境界,才能有所为,并且为此而作为贡献使其达到理想的高度或水平,这样的“双拥”工作才能赋予更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双拥”看似平凡而普通,实则不然,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我们决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轻视或懈怠“双拥”工作,更不能采取马虎了事的态度,而是必须有所了解,真正熟悉,深入其中,努力发挥“双拥”工作的社会性、时代性、政治性和专业性功能,不断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发展方向、前进道路、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了解并掌握基本特征和主要情况、实际内容的基础上,进而全面分析其特点,掌握其要义,发挥其作用,提升其层次,同时善于用文化的特点融入其中,是文化拥军、拥军文化更具特点,更富内涵,更有境界,将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双拥的水平、层次和境界方面,同时不断用新的认识、思维和方法,融入到这项工作中,展示特点、彰显品位,体现意义,从而发掘并打造新时代不同一般的“双拥”文化模式,体现别具一格的意境和文化,使文化与“双拥”有更多的契合点,使得文化“双拥”丰富多彩,具体实在、呈现丰富的文化特征。双拥文化是特殊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其包含了多个方面,既体现在活动中,也渗透到工作中,既有相关元素,也有诸多特点,是多层次、多色彩、多元化的。如在不同历史时期,名人名言或各级领导的题词,有关节目、视频和文章,还有那些杰出的“双拥”模范人物,若是把他们的先进事迹或榜样力量加以整理,充分利用,放大效应,坚持弘扬正能量,就会带来超出想象的效果。如“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此外还有“起义南昌血染旌,功扬四海建威名。推翻旧制黎心悦,创立新规赤县明。抢险救灾泥水滚,维和解困剑刀行。巍巍昆岳长城铸,社稷安宁国运宏。”以及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上述这些不同时代,或长或短,或诗意或直白的赞誉诗句,尽管内容不同,涵义和表现形式也不同,但他们基本上都上从一个高的层次,用优美的文字、质朴的情怀热情讴歌“双拥”工作,有所肯定其重要作用和社会价值,当然,其中同样有一些历史文化及其介绍和重点,因此,无论从文字还是表述乃至作用、价值方面,都给人们带来直接或明显的视觉冲击和思维启迪,多读这些诗句,对于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双拥”,参与其中,更好地支持并拥护,必须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或现实的政治、时代意义。诗句只是文字的表述,也是一个导向,更多的是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结合身边的双拥模范人物,用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价值观,充实并丰富“双拥”工作的内涵,使广大读者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不一般的双拥特点和内涵、价值。如地方某媒体曾报道一位周姓老太太,她多年如一日,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切实关心并重视“双拥”工作,将理论及时转化为具体行动,使其更具看点,更富内涵,更有意义,长期以来,她坚持在“八一”建军节或其他相关节日时,关心身边或地方的人民子弟兵,及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不仅如此,她还为热心为军人着想,制定措施,在其经营的相关汽车线路上,主动关心军人,免费为他们提供乘车服务,她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爱护军队,关心军人,军民一家亲的时代特征和实际意义,是当代平凡人拥护双拥工作的真实写照,人们从她身上更多地感受双拥工作的正能量和时代、精神力量。
实践证明,双拥工作形成的坚强军政军民团结,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种伟大物质力量,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定稿日期:2023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