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观念、 新方法改变“剧中思维”
时代在前进,信息在更新,人们的的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是意料之中,符合客观规律的,同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维准备,否则就可能被社会所无情地淘汰,这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目前日渐时尚的“居中思维”,在新的时代里,也必须予以新的认识,赋予其更深、更多的思考和分析、理解,“居中思维”看起来并无不妥,但仔细一想,就感到喱里不对,这是因为“居中思维”骨子里体现的是一个不求最好、最先,但也不是最坏、最后的想法和特点,只要保持这个水平就可以了,这也印证了许多扬州人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老话,“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的习惯性思维体系,对此必须客观分析,加强认识。如今关键是“居中思维”真的能够居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当下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什么“居中”就更别提了,当周围的地区或人们都在努力向前,大踏步迈向新高度,向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努力之时,若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态度认真对待之,就会犯保守主义匮常识主义的错误。因为别人在快速前进,而那些“居中”观念强的人,则按部就班,稳字当头,这样怎么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为此作出改变呢.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我们这里及其附近区域,因为在长江北岸,所以就叫“苏北”,以致后来形成了以苏北命名的单位或名称,如苏北×××,苏北××××乃至饭店等,后来随着地理划分的细致,原先的苏北又分为苏中、苏北,而靠近长江一带的北岸地区,则顺理成章叫作苏中地区。虽然地理上分为苏中,但我们的思维不能“居中”,而是要争先进位,向苏南地区看齐,向苏中、苏北乃至全国其他先进地区看齐。同样是苏中地区,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早已突破了万亿大关,且他们不断发力,继续奋力向前。面对这样的态势,即使我们想居中,也未必能够居得了“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居尾,甚至被挤到末位。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当别人都在快速发展之时,加速度现象就会愈发明显,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习惯性地使用“居中”作为“盾牌”“护身符”,那将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也注定要被无情地淘汰的。历史上扬州辉煌的时期,曾有“扬一益二”之说法,这个“扬”就是指扬州,意思就是当时的这个地方曾经辉煌一时,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甚至是第一,这段历史值得所有扬州人铭记和遐想,而后来之所以扬州不复当年的盛景,除了历史、地理和交通、时代的演变外,文化、产业的调整,还有位优势的丧失等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而扬州人的传统观念与此有较大关系,小富即安,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求排名靠前,只求不在最后,不求走在最前,只求安逸舒适,所以久而久之,“居中”的思维就逐渐形成了,且长期伴随着扬州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诸多方面,消费型城市的名称也由此向外扩散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典型的舒适、享受的表现。
想当年,如若华西人民有“居中”意识,他们就不会敢闯敢干,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从而把“天下第一村”的荣誉揽得名下,自然也就不会有“华西”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华西人不甘“居中”,目标一致,争先进位,后来才形成了因地制宜,产业助力,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大胆突破传统格局,向省外、海外拓展市场,以优势力量助推地方经济,用新颖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市场化的动作手段,以“居先”的态势向预定目标发起冲击,若干实干加巧干 ,从而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他们的做法、经验对于习惯于“居中”的扬州人民难道不是一剂清醒剂吗?
虽然现在的华西可能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或经济规模已经不比过去的“华西”了,但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正确看待并认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话颇有道理。我们要善于从历史华西的发展中找到其闪光点,仔细回味或深入分析他们成功的经验和独特的发展理念,结合扬州的实际,在敢为人先方面做好、做足文章,把“居中思维”调整为“居先”或“居前”意识,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植新业态、新经济体、新产业链,向苏南、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看齐,有效打破地域壁垒,在来料加式、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平和的心态,务实的手段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力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如此的氛围中,我想过去的“居中思维”一定会受到冲击,如此这般,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假以时日,就一定会取得预期效果,对此,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创作日期:2023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