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日报有关的往事……
悠悠岁月,岁月悠悠,四十年的光阴,四十年的历程,令人感怀,亦为之遐想、思索并回忆,其间发生的往事或过程,颇有纪念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值得为之怀想、宣传并点赞,这是个人感受,也是人之常情,一旦遇到某些特定的时刻或场景,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来,不免思绪良多,难以忘怀,挥之不去,是情怀,还是习惯,抑或是需要,也许都有一些,此时这些已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一个与《扬州日报》有着比较密切联系的人,所总结的心得体会或所经历的切身感受,若用文字的形式予以表达,将会激发起内心深处非同凡响的思绪和记忆,一旦回味,让记忆深处的东西清晰呈现出来,思绪也渐渐飞向远方,往昔的一幕幕又像电影一般时不时浮现脑海之中。
每每提及《扬州日报》,相信很多市民和读者一样不会陌生,也有良好的印象和执着的追求,其中一部分人已经产生了深郁的日报情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这是因为他们是忠实读者,对其欣赏有加。而我与他们一样,也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一旦回想起来,总是带来些许愉悦,还有几分感怀、遐想和思念。那是1987年的初夏时节,当时风华正茂的我,对包括足球、排球在内的一些体育运动项目颇感兴趣,于是在工作之余,就想着写一写相关的预测、评论等文章,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中期的一的某个初夏时节,当时一年轻的同事主动写了一篇关于全运会足球比赛的稿件并给我看了看,一段时间后,未见此稿见报。为此,我当机立断,着手调整思路,从另一个角度,作了一番浅析,以期给读者观看比赛带来帮助。稿件一经发出,即受到相关编辑重视,不日,编辑将两篇稿件加以糅合,以“江苏足球队进军羊城有否希望”为题,刊登于1987年6月11日《扬州日报》三版“看台”头条位置,一时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也是我投向日报的第一篇稿件,顺利刊登,令我高兴之余,印象深刻,具有纪念意义,至今仍保存着该文的复印件,需要时就翻出来欣赏一遍。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我看体育的兴趣愈加深厚,创作欲望也有所提高,题材范围逐渐扩大,当然观看报纸的热情也随之提高了,包括扬州日报在内的一些报刊是必看的,当然也是受益多多的。在此期间,我根据个人爱好,结合相关赛事,进行了反复练习,撰写,许多文章相继出炉,不仅是足球,即使是当时引人注目的中晶围棋擂台赛的内容,我也大胆尝试,寻求突破,因而创作了多篇相磁内容的稿件并刊发,同样引起了读者反响。从此后,一度时期,我的创作热情高涨,诸多文章纷纷出炉,于是我便亲自送到当在老城区的报社办公大楼,当面向编辑呈上稿件,在他们的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有特点、风格,也有一定见解的文章先后刊于《扬州日报》上,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赛事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令个人的兴趣爱、好逐渐业增强、加深,此举亦使我的文体生活丰富多彩,乐趣多多。
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我还持续扩大写作范围,将目光瞄准体育以外的内容,对于一些社会新闻或好人好事也予以涉足,弘扬正能量。记得1992年的早春时节,本单位一分支机构某值班人员,夜间值得时遇到歹徒,他奋不顾身,勇斗歹徒,以致身负重伤,他的事迹一经传出,在单位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单纯给予其通报嘉奖,而且我也据此积极行动,根据他的先进事迹,与同事合作写了一篇短新闻稿件,后编辑采用《月黑风高,歹徒伺机作案,挺身而出,党员孤身斗贼》为标题,对其作了及时报道和宣传,虽不在醒目位置,但影响和意义都是较大的。对此,我印象深刻。无独有偶,还是1992年夏季的某一天,浙江某高校学生来扬参加社会实践,入驻当时的江阳饭店,次日他们见天气晴好,便将标本放在窗台照晒,后便外出了,后被服务员地打扫房间时,发现此物品,误 以为是垃圾就将其处理了。鉴于此,该店负责人想方设法,积极行动,在第一天寻找未果后,=第二天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 人,后来终于在某垃圾中转站找到了此物品,此事一度传为佳话,对此我了解情况后,同样写了一篇文章发往报社,后此稿也及时刊登于《扬州日报》上,并启用颇有特点的《误将标本当垃圾,忙煞“江阳”热心人》作标题,产生了一定影响,弘扬了正能量,。
上述几件事情,都是自己曾经亲身经历或有所了解的的,看似平凡,实质不然,一旦回味,则令人思绪飞扬,心潮起伏,感慨为之增多。不平凡的日报,不一般的报道内容,还有我与他们的联系、故事,带来感受、回想、回忆的同时,也有诸多的思念、情怀,这是人的本能,也是对历史的回忆,值此日报复刊四十周年之际,将相关内容整理成文,借此表达一名作者对此的祝贺之情,愿今后扬州日报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创作日期:2023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