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年味”耐人寻味……
光阴荏苒,岁月如痕,漫漫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曾经历的过程或事情令人回味,铭记于心,难以忘怀,挥之不去,在某些特定时刻浮现脑海之中,给人们带来遐想、思索乃至回忆的同时,还多些许感怀、感司和思念、怀想,尤其在触景生情的过程中,这样的感受愈加强烈,就像是“过年”,虽然以前与现在都有许多人这样叫,但其内涵、形式或内容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感觉、特点和意义、观念、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是基本事实,客观存在,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代观念和传统习俗的交融或碰撞,当然还有精神、文化和习俗方面的。
过去的春节,由于人们的观念问题,尤其是苏中一带的农村人家,他们定会按照习俗“办事”,若用循规蹈矩形容并不为过,这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传统观念深入人心,而俗许说:传统的就是经典的,这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只是保持既有形式,从而使春节更多的烙上传统印记,如贴春联、腌咸肉、蒸馒头都是不可或缺的“项目”,每每此时,许多家庭主妇们早早忙碌起来了,备柴禾、面粉,还有肥碱、发酵等,按先后秩序,一样不可少。尤其是“年蒸”当日,还是颇有讲究的,到时不仅要请行家到场参与操作,而且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共同上阵,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有的捏制,有的搬笼,有的拾蒸熟的点心,还有的则在旁边清洗“纱布笼垫”或给出笼的馒头“点红”。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家中曾留过“小辫子”的男孩,切记不能随意进入蒸制间,否则就带来后果。除此之外,除夕上午,另一项重头戏是贴春,即人们常说的“对联”,家中的大门、房门、后门,几乎一个不落。当然,除夕的年夜饭同样引起重视,同属“重头戏”之一,这也预示着正式拉开了节日序幕。虽然由于当时生活条件等因素,其质量与品位与现在不可相提并论,但基本品种仍然是丰富的,菜肴同样颇有农家特色的,尤其是传统的农家菜,如炒安豆、烧面筋、豆制品、炒水芹等是必须的,其他如咸鱼、咸肉等,也是常见的、大家喜欢的菜肴。除夕当晚,在合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中,一家人围坐一桌,面对传统佳肴乃至美酒,一家人尽情品尝的同时,还愉快地交谈,边吃边聊,或叙亲情,或话温情,或彼此就共同感兴趣的许题讨论一番,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在享受难得的节日喜庆氛围,那个时候,有些家长还会借机说些与菜相关的吉祥语,如:三十晚上吃水芹菜——路路通,吃安豆可安安稳稳,吃砧肉团团圆圆等。当然这是一种意愿而已,并非果真如此。与此同时,家长们还会将数粒红枣用红纸包好并放在子女们的枕头下并告知其第二天方可打开或食用。而正月初一的早晨,全家人在起床时都习惯于用“高升”替代“起床”,这同样是民间习俗,寓意吉祥。
回想曾经历的春节时光,感受当时不一样的的“年味”,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记忆已有些模糊了,毕竟过去那么久,但不论怎样,这样的场景不忘消失,会一直铭记于心,每每回味之或今昔对比,带来丰富联想或感悟的同时,也会有深深的思念,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珍惜当下,不忘过去和传统,才能有所进步,对此别无选择。
定稿日期:2023年0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