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美学,亦是一种生活情趣 ——读《美学散步》有感

    类别:散文 作者:郑莹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6/16 0:02:41 网友阅读:1122次 网友推荐:2次  字号:   

      相比于现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另一泰山北斗朱光潜先生,白华先生偏于抒情,词藻清新淡雅,尤其是《美学散

    步》。用散步的惬意来写美学,以诗意的文字,融汇中西方文化阐述空灵与充实、意境、人格、虚实、形影等等

    ,内容更涉及书法、舞蹈、雕塑、绘画、诗词、建筑等领域,教会了我们应如何欣赏艺术,如何建立审美态度,

    直至形成自己的艺术人格。

      白华先生开篇便把晦涩抽象的美学与悠闲自在的散步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美源于内心的感受

    ,不受拘束,而“散步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两者自有相似之处,并且白华先生把散步视为体验美学的

    最具启发性的一种行为,他说道:“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边折到一支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到别人弃之不顾而

    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的回念。”因此在美学中散步

    的乐趣就在于规律中探寻灵动,感受美赋予美生活的新奇与惊喜。就如庄子“他好像整天师在山野李散步,观看鹏

    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界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

      阅读《美学散步》,我仿佛置身于优美浩瀚的美学殿堂中,那是一种对美学诗一般的享受,那是无法忘记的

    滋味。轻轻地散步于其中,我也一路拾获了对美的新体悟——美学,亦是一种生活的情调。

      美从何处寻?白华先生说:“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

    里去找。”可见,我们感知美的客观基础是有形式或无形,可感或不可感的真实事物。以文中郭六芳《舟还长沙》

    为例:“侬家家住两湖车,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颔联的十二珠帘和夕照的红无

    疑构成了一幅和谐恬静的农家风光图。再如文中海棠诗曰:”隔帘花叶有辉光。“正是由了帘子若即若离的隔挡,

    使帘子的线条美和帘外花叶风光统一到美的形象中。而关于我们感知美的主观因素,白华先生为我们阐述了”移情

    说“,这样才能感受美的深度和广度。所谓移情,我觉得就是要改造整个情绪和思想,把自己将美的感受对象化到

    常物上去。譬如上文:”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只有当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了相当距离后,才发现

    家与周围自然融汇在美图中。因此白华先生说:”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可见,寻美不仅在”何处“寻,

    更贵在如何寻。”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寻找美,需要一

    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用心去体会,去感觉,才能从寻美中找到美。生活亦如此,立足于客观现实,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更需要用心体会生活,用寻找美的思维来发现生活之美。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真实》一节中,白华先生说:“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

    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称境界。”我认为这里的“空”除了包括空间的“空”,时间的“空”,更重要的是心灵的

    “空”。首先空间的“空”,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距离,如李商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一

    帘风雨师间隔的条件,形成一片烟雨朦胧的意境。至于时间上的“空”有时亦会增加艺术的空灵。比如赵师秀有诗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幅悠闲淡雅的图景。与朋友约好下棋,等到夜半朋友还没到,便独自

    敲着棋子,挑下灯花,却不显惆怅,这大概也是等待时想象的快乐吧。最后,心灵之“空”是“精神的淡泊,是艺

    术灵化的基本条件”。在现代功利浮躁的社会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心灵的简单空白和人格的淡泊更显珍贵。追求

    美,要摒弃浮躁。只有“空灵”才能获得“充实”,因为充实不仅包括生活经验的充实,更有情感的丰富。我们的生

    活何尝不是这样宁静致远呢?沉淀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收获充实的人生。

      白华先生在书中教会了我们应如何欣赏艺术,如何建立审美态度,直至形成自己的艺术人格。最令人们为之

    动容的不是白华先生对美学的赏析,而是他通过欣赏美,表达了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人们追求艺术的真善美的号

    召。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提到:“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要满足思想的要求

    。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是的,过分追求美是唯美主义

    ,过分追求真是自然主义,因此三者需要和谐统一,才成为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的艺术。我认为,无论是欣赏

    艺术抑或是创作艺术,第一要求是真实,过于华丽的词藻不能与欣赏者产生共鸣,只有用真情实感创作的艺术才

    能表达创造者的思想人格,才能与观赏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到处洋溢这真善美的和美旋律

    。譬如义不容辞前往青藏义教的胡军夫妇,用手接住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生活就像艺术品一样,追

    求真善美也是体现生活之美的过程。

      伴着笔墨的清香,白华先生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合上书

    ,在美学上散步归来,我收获一种生活情调。褪去浮躁,用心感受,越过外表体会内在,宁静而致远。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