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
在 2025/4/3 12:02:0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4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我的点评:。
王三宝
在 2025/3/20 0:13:44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2个月
- 我的职称:尚无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该刊可发:在读博士独作
我的点评:大概是年前1.25号投稿,有自动回复显示审稿周期为一个月。但也正好在过了一个月时,收到该刊邮件回复进行例行函询,要求回答五个问题,同时还需要对一稿多投情况进行说明。由于该文去年投过两个期刊系统都是七天内无理由退稿,当天便回复邮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并如实说明投稿情况。又过了一周再次收到邮件,告知已经送外审专家进行匿名评审,并且将在近日返回评审意见,让保持联系。不得不说,外审速度确实很快,五天后再次收到邮件,附件文档中显示了具体的审稿意见,专家勾选了修改后发表,具体意见不多,大体上都是对细节表述的处理,难度不大,基本属于小修。认真修改了两天便发回邮箱,同时按照要求发回详细的修改说明。接着又过了五天,上周日晚上十一点多收到用稿通知邮件以及修改意见。编辑老师晚上还在工作,真是非常敬业了。总体上,对于有意向的论文,该刊全程处理速度非常快,除去过年以及寒假期间跨度的一个月之外,实际审稿流程大概三周时间,不到一个月。该刊对于一稿多投情况比较忌讳,尤其会在送审前、签署版权协议等阶段多次强调确认。同时该刊对于形式以及流程规范要求也比较严格,针对具体修改说明、参考文献清单、排版格式等细节的回复格式、处理方式上都有很细致的说明要求,导致在修改论文的同时还得处理一系列说明文档,繁琐得让人汗颜。另外,该刊虽然欢迎2万字以上的长文投稿,但实际上最后定稿阶段会再要求大大压缩篇幅,我的初投稿是2.3万字,但是被要求压缩到1.8万记空格字符以下,实际上最后正文仅剩1.5万。不管怎么说,虽然流程细节比较繁琐,但是该刊整体处理速度相当快,审稿情况回复也非常及时,也能支持博士生独作,非常友好的期刊。算是2025年第一个录用,希望今年内可以顺利见刊,另外也祝大家顺利多发。

发C进部
于 2025/3/31 13:48:40 回应:
我感觉学友是刚好赶到他定稿会的时候了,我比你修回时间晚了小一周,结果到今天还没消息,看以往学友评论应该得下次定稿会(很有可能5月了)才知道结果了
崇学路小法师
在 2025/3/5 13:23:59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2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退稿有回复
- 投稿难度:较难
投稿主题:人工智能
我的点评:您好!本刊欢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文章,但本刊由于发文量有限,侧重于应用对策型,大作侧重于逻辑构造等理论分析,不符合本刊的办刊风格,请改投他刊,若以后有适合本刊办刊风格的文章欢迎再赐稿,谢谢!至少退稿是有回复的,还算良心。
匿名用户
在 2025/2/28 9:55:3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15天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我的点评:投稿半个月收到例行函询:
1.是否被其他刊物采用?2.是否博士或硕士论文组成部分?3.是否提供或挂靠有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4.如果本文有一稿多投情况,是否愿意书面和电话向对方撤稿?5.本刊作者、基金项目分别最多保留2位,不设通讯作者,提倡独立知识产权的独著和独立项目。
本刊版面有限且不收版面费。
还请回复邮件为盼(勿打电话),以便敝刊考虑是否进一步审理或采用。’
看以往学友答复应该是送外审的前奏,这刊是查一稿多投的,但是送外审前跟其他刊撤稿也是能接受的,这点看还是好评的,毕竟这年头纯自投不一稿不多投大概率就砸手里了
小同学
在 2025/2/27 10:43:59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无回复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投稿主题:公法
我的点评:投稿一个半月暂时还没有回应
Ning1232
在 2025/2/20 21:55:52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3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硕士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 见刊周期:尚无出版
我的点评:投稿三个月后有回复,审稿前例行询问,11.13投稿。2,8号回复,然后至今无消息
王三宝
于 2025/3/4 23:04:40 回应:
后续有结果了吗?
早日毕业吧
在 2024/12/1 21:20:46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2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在读博士
- 是否录用:修改后录用
- 该刊可发:博一导二+项目
我的点评:7月份投稿。1个月后收到确认一稿多投邮件,返修后,11月末收到录用通知和修改意见。打电话问了问,可能刊发明年1-2期,该期刊喜好大长文。
LLLL
在 2024/12/1 18:59:49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1个月
- 稿件字数:20000字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博士
- 是否录用:拒稿
- 查重要求:10%以下
- 有无课题:国家级
- 有无回复:有自动回复
- 该刊可发:在读博士独作
投稿主题:人工智能法
我的点评:23年新晋的C扩,喜好两万字以上的长文。博士独作投稿,42天后收到邮件询问“1.是否被其他刊物采用?2.是否博士或硕士论文组成部分?3.如果本文有一稿多投情况,是否愿意书面和电话向对方撤稿?”。听说这是送外审前的邮件。
258
在 2024/8/7 16:31:41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 审稿时间:3个月
- 我的职称:
- 我的学历:
- 是否录用:尚无回复
- 见刊周期:尚无出版
投稿主题:经管类
我的点评:不知道编辑部是不是在放暑假。初审很快,外审近1个月,6月底根据外审意见修改返回,目前没收到任何回复。
水论文的魔法师
在 2024/7/30 20:52:47 进行点评 我要回应
投稿主题:一次性发不了
我的点评: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称方式(禁用“本文”“介绍了”“分析了”)直截了当陈述文章最核心的、原创性的观点和内容(尽量从正文里截取),不介绍一般常识性内容,不以个人口吻使用将来时态语词;关键词6-7个,一般4个字为一个词组。文末同时提供英文版的摘要、作者姓名和单位以及关键词。
7.本刊主要刊发纯粹学术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性(侧重规范性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非纯技术类计量)文章,注重较为扎实的文献综述基础,跟踪学术理论研究前沿,运用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关切。一方面突出学术含量(原创内容),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建议(应用价值)。文章的第一章一般应为“一、问题提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由、目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根据论证的需要,文献综述也可以单独为第二章。若为综述性文章或引言篇幅较短,文章第一部分也可用“一、引言”的方式。
8.本刊欢迎有分量、有深度、有普适性、有前瞻性的力作,但必须是“干货”,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和一般知识性的描述。一般不受理纯粹研究学理性内容或纯粹实证性内容方面的文章,侧重于宏观普适性和应用性,重点关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9.参考文献采取实引规范,除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外,还须在文内的相应位置标注文献番号,每条文献的番号是唯一的不累计编号;参考文献一般15条以上。请作者将在正文引证的参考文献番号在正文里标记为蓝色,如将番号[1][2]等标记为蓝色,为审核方便,文献番号不要上标。
10.为避免学术不端,鼓励原创性研究,作者一经署名,即不能增补及变更姓名位序。本刊欢迎具有独创性、原创性稿件。拒绝接受对自己已发表过的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各级学位论文等)经过“改头换面”再发的行为、一稿多投行为,一经发现,列入黑名单。对重合率要求原则上不得超过9%。
11.本刊初审由专人负责,具有长期丰富的审稿经验,对于代投代发行为具备快速准确的甄别经验;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一稿多投检测联盟库,能通过检测系统观察甄别是否有短期内一稿多投行为,经检测系统提示超过3家期刊一稿多投的情况,一般不予审理;本刊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环节前,一般在初审时有作者基本学术履历情况调研环节,向作者询问了解是否有一稿多投行为;本刊不受理中介代投代发,非作者本人投稿,一般不予审理;一次性投稿二三篇以上的文章,一般不予审理;凡因一稿多投或者侵犯著作权行为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的,本刊保留依法追究侵权责任并要求所在单位进行相应处分的权利。
12.本刊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同行专家由具有深厚学术造诣、治学严谨、审稿认真负责的专家学者担任。
13.本刊实行同行评议答辩制度。作者需要根据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意见修改后,对专家意见逐条进行答辩,陈述修稿情况。
14.本刊暂时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投稿邮箱:xbew@163.com,电话:0813-5505932,微信公众号:xbewwx),不接受纸质投稿,文中须提供手机号。投稿后1个月内(节假日除外)未收到本刊用稿意向者,可自行另投他刊,本刊不再通知,因人手有限,恕不查稿,请勿打电话查稿。作者若有任何问题需要进一步咨询了解,请通过电子邮件方便查阅,本刊酌情考虑答复。
15.本刊愿意热忱为读者、作者和专家学者服务,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长期信赖关系。欢迎读者、作者和专家学者扩大本刊文章的影响力并及时通报反馈有关情况。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