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文献综述的撰写思考
2025/5/13 8:38:35 阅读:16 发布者:
对于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活页来说,很多人基本都成稿了,但是不少活页看完一头雾水,不知申请人所云。本篇推文开始,张老师就空余时间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本子的一些体会。因为之前曾分享过两篇关于“选题说明”的文章,建议把这两篇推文综合一起来阅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活页的顺序,本推文就聚焦在文献综述话题了。当然,对于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活页而言,并非是文献综述,实际为“二、[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进展(略写)”。这是张老师习惯上称之为文献综述,实际上这部分也是起到文献综述的作用。再解释下,就是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评价,向评审专家呈现“申请人所选的题目”尚未被研究过。
文献综述重要吗?张老师认为非常重要。这也在以前推文中提到过。通过选题说明,说服专家认同该选题;通过文献综述,告诉专家该题目尚未被研究过。大家看看,文献综述重要吧。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申请人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里,很随意的撰写文献综述,或者申请人不清楚、不了解如何撰写国家社科基金活页中的文献综述,进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并未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首先,张老师想强调的是,文献综述不需要写太多,因为活页要求这部分是“略”写。这就要求放入文献综述的文献,要紧密相关,不要把很多无关文献都纳入进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质生产力赋能xxx”这样题目,那么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文献,就不用把概念啊、理论体系啊之类的都放进来,只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文献即可。
其次,张老师不建议“学术史梳理及研究进展”拆分成两个子标题来写。如:“1.学术史梳理”,“2.研究进展”。因为这样的呈现对申请人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对文献的整体梳理及转述能力。当然,不这样撰写子标题,并不意味着不体现学术史梳理与研究进展,这里就有很多种表述形式。如:在一个文献综述小标题下,根据文献的现有情况,可以按照时间段顺利来呈现出观点的演变。学术史的梳理既可以体现在时间轴上,也可以体现在学术观点上,这就需要申请人先对相关文献做一个整体的收集与汇总,然后结合申报题目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与概括,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清晰地学术史与研究进展。其实,还是那句话,按照子标题来写行不行,也是没问题的,就如同张老师多次说过写作范式并非唯一,张老师的建议也并非标准答案。
再次,文献综述一定要紧扣申报题目,更要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引证题目。这方面很多申请人写的不理想,这也是被容易诟病的地方。这就要求,申请人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务必对自己的题目进行拆分,从中理清核心词是什么,以及这些核心词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一点更重要,后面会说)。关于这一点,建议已经写完申报书的研友们,对自己撰写的文献综述小标题,进行仔细推敲,看看是否紧扣了题目,是否做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引证了题目。
又次,文献综述不能只是文献的罗列,尤其是一篇篇文献的堆砌。这就成为文献综而不述,述而不评。这里张老师曾经分享过关于国家社科基金文献综述的四个Level,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最后,文献综述基本都会体现出几个小标题,那么这几个小标题一定要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这就涉及到前面的题目核心词的逻辑关系。这就是张老师曾经说过的“洋葱理论”,就如同剥洋葱,层层显示核心词逻辑,进而最后递进到题目论述的最核心点。
转自张夏恒工作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上一篇:
没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
课题研究的具体路径你搞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