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投稿经 >> 论文写作

如何撰写学位论文(二)

2022/3/10 13:59:13  阅读:347 发布者:chichi77

本文内容承接本公众号文章《如何撰写学位论文》,是其后半部分内容。


学位论文一般都会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

2、致谢;

3、摘要;

4、关键词

5、序言(非必须)

6、目录

7、绪论

8、文献综述

9、理论基础

10、研究对象分析;

11、论文模型;

12、研究结论

13、创新点

14、建议和不足



绪论

论文的第1章是绪论部分。绪论部分是一篇论文的开篇,也是论文主要内容的集大成。对绪论的第一段文字,一定要重点刻画,仔细雕琢。因为对细读的读者而言,第一段的内容代表了作者的文字水平。如果不能体会这一点的话,建议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吴承恩《西游记》原著开篇的文字,然后再随意翻一下中间章节的文字,就可以看出吴承恩对开篇第一段的描写有多费功夫。

绪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等。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学术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推进研究成果,因此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

文献综述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来写,一是时间维度;二是国内文献和国外文献维度。

撰写文献综述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对以往文献进行简单堆砌,而是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和排列,其目的就是为陈述自己的论点做准备。可以对前人的研究作评论,指出前人研究的亮点和不足;二是注意前人研究的方法和关键变量,为自己的模型做准备。

文献综述第三个要注意的是对文献主题的选择范围。当然是文献研究对象选择的范围越聚焦越好,但事实上同样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研究角度和重叠的研究范围。比如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力形成原因”这一问题,就会涉及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运营、类似产业的产业集聚、产业聚集力分类(人才聚集、资本聚集、政策聚集、设备聚集等各类产业要素聚集)、聚集的正负反馈作用等等。相关的文献会非常多,因此文献就要有所选择,甚至文献综述逐步聚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一般而言,论文都要经过理论创新,那么理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大多数的理论都要基于一定的经典理论,那么这种经典的理论就是理论的基础。

理论的发展往往呈现树状,逐渐越来越细,较大的分支就会形成流派。一般而言,不同于本科阶段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学习方式,到了研究生阶段,多数学生都会自发地遵从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如果所研究的内容没有经典的或者公认的理论作基础,研究的成果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如果是能够开创一门全新学科的大牛不在此列。

 

研究对象分析

有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有了理论基础、就要对研究对象开始进行分析。由于学术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因此对研究对象应该有一个全面详实的介绍,以便后续内容方便被更多人理解。

对研究对象的分析,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角度和逻辑。以便后续自己的理论展开和应用、也为后续的模型作铺垫。一些在模型中重要的变量,就可以在研究对象分析中开始体现。

 

论文模型

讲到论文模型,首先要讲到研究方法。一般而言,我们看现在看到的论文研究方法,经常会指出是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实际上现在的研究方法一般指的是量化研究方法。目前已知的量化研究方法大约有400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20多种,系统动力学仿真只是众多研究方法中的一种。

先要确定研究方法,然后找到适合的建模工具,进行建模。例如确定研究方法是系统动力学仿真,采用的建模工具是Vensim,然后开始建立模型。本书就是介绍如何使用Vensim,以及如何建立模型的,内容不再赘述。

建立模型一般有通用的流程。可以遵循以下流程:研究对象分析→确定变量→模型构建→模型运行→模型检验→结果分析→建议。读者可以根据论文的需要,丰富或增加流程步骤,以使论文论证过程更为严谨。

 

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建立模型分析结果,最终要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这里需要指明的是,研究结论要经得起推敲,要科学。有人可能会问,学术论文的研究结果还有不科学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模型构建、研究结论总结,都是研究者(多数都是学生)来做的,即使模型是通过计算机运行的,但模型的结构、赋值等都是人为的,因此很多结论可能站不住脚。

即使是按照规范的流程写作论文,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的论点,在专家和导师眼里,会对整篇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提出质疑,严重的可能需要论文全盘推翻重做。作者见过很多论文已经完成,但被导师推翻或者自己推翻重做的研究生,一旦推翻重做,可能会消耗1-2年的时间甚至更多。而且因为之前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推翻重做的论文难度更大。

 

创新点

论文就是要不断创新的,因此创新点是论文的重头戏。但创新确实太难了,在学术研究领域,是最智慧的一群人在不断创新,因此能够想到创新点非常不容易,目前研究生能够做到的创新往往都是小的创新。

在作论文创新点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切莫作井底之外,看到的处处是创新,实际上已经是别人老生常谈的观点,甚至某些是学术大牛成名的观点。

在博士论文开题前,一般都会要求查新,通过大学图书馆或者国家图书馆都可以进行查新,需要付一定的费用。在论文发表前,建议做一下论文查新,看一看自己认为的创新点和已经发表的论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创新点一般写三点,超过五点就太多了,仅有一点或者两点就太少了。对于创新点,作者可以针对自己的创新,重笔浓墨地对自己的创新点描写一番。这种写法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作者不能对自己的创新点及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了解和描述,读者就更难对其论文的创新点进行扩展和延伸了。

 

建议和不足

建议是论文最终根据研究的结果,对研究对象的发展提出建议的部分。主要是指出根据自己创建的原理或模型,研究对象如何发展才能最合理或者最优。

而不足部分是针对整个研究过程中有所不足或遗憾的地方,也是论文创作者后续需要研究或者补充的部分,这部分有谦虚的成分,也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