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伦理认同是实现社会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

2023/5/30 9:03:57  阅读:53 发布者:

“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不仅是核心价值观自身的需要,也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徐瑾和江畅教授创作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从核心价值观实现伦理认同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回答了核心价值观如何转化为社会道德体系个人的信念、品质和行为准则的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并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书名: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第二辑)

作者:徐瑾 江畅

ISBN978-7-300-31526-3

定价:69.00    

出版日期:2023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后记/

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不仅是核心价值观自身的需要,也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时期,道德体系的重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道德体系的重建不是说当代中国没有道德规范,而是说没有适合当代中国的完美道德体系。实际上,当前我国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价值观,有着各种不同的道德规范,给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造成了巨大困扰。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构建适合于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所有人普遍认同的主流文化是必要的。

在当前中国社会,除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之外,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都有着重大影响。西方价值观主要指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奉行的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是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这些价值观与西方社会的道德重建是密切相关的,也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顽瘴痼疾终究无法克服,于是人的异化也无法消除。这些看起来非常美好的价值观也变得虚伪不实。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西方价值观涌入中国,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西方国家有意地将一些腐朽思想传入我国,对我国的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在当前的全球互联网时代,要想杜绝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影响是不可能的,而且还可能导致文化上重新闭关锁国,而且这也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真正的优秀的文化要经得起各种考验,正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一样,挑战和磨难是进步的必经之途。因此,对西方价值观的引领、规范、控制和利用是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工作。

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曾经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今在当代中国也开始逐步流行。当然,目前传统(儒家)价值观尚没有完成现代化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在社会上虽然有日益增强的影响,但其内容的相对陈旧(毕竟是产生于封建时代)使得其还没有更大的社会认同度。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是整体主义,这一点和西方价值观所主张的个人主义是完全相反的,因此这两种价值观在社会上有明显冲突,由此也动摇了社会上人们的思想。当然,就整体主义这一特点来说,传统(儒家)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是有契合性的,这也是传统价值观现代化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过,中国传统价值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化既是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社会认同的要求,也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要求。这首先要求对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上的转换。这种转换的首要之义是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道德理论,即从理论上论证核心价值观道德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标。其次,从具体建设的角度来说,核心价值观应当转化为道德观念,或者说,道德观念的建立应当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道德观念主要包括善恶观、是非观、美丑观、义利观等方面,这些观念与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是非观迷失、美丑观错位、义利观失范等问题紧密相连。

正是因为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潮的盛行,人们迷茫、困惑或选择错误,因此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之后,就要将其具体化,即将其转化为社会普遍认同的公共道德规范、家庭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这三个领域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最主要领域。因为在当前的公共领域中,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家庭领域中,性自由泛滥、亲情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职业领域中,不敬业诚信以及职业腐败问题也比比皆是,因此要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公共道德规范,以平等和谐为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一个人长期遵守道德规范,那么就可以形成道德人格。当然,道德人格的形成还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这在当代社会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在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通过长期践行道德规范,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就可以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如果说在传统社会,君子是人格目标的话,那么在当代中国,成为道德模范就是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化还需要对中西方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的经验加以借鉴,这主要指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近现代西方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的经验借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经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典型者如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唐宋之后儒家价值观成为官方学说),最终获得了传统社会广泛持久的认同,维系了封建王朝两千年的稳定。近现代西方价值观则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其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理性等思想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历史的发展背后是文化的内在逻辑,即历史之所以会选择儒家价值观或近现代西方价值观,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毫无规律的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必然性与儒家价值观或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的逻辑合理性是密不可分的。这便是文化合理性的内在逻辑,也是核心价值观需要借鉴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当前我国社会,是不可能照搬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因为时代不同;也不可能照搬西方价值观,因为这是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不同。思想为主的传统儒家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给了我们有益启示,即伦理认同是实现社会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儒家价值观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学说。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要慎重对待非主流文化,正如儒家价值观对其他外来价值观的包容和同化一样。我们还要认识到,实现普遍的社会伦理认同是一个历史进程,譬如儒家价值观直到孔子去世300年后才得以实现普遍的社会认同。西方近现代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给了我们有益启示,即从“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是实现社会认同的必然要求,资本逻辑只会导致人的异化,这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要注意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根本区别,要警惕当前西方国家打着普世价值观的旗号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要落脚于人民幸福,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正是注重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从而获得了社会认同,我们要对其加以扬弃和超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代形态。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并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最后,希望本书能够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认同,对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能够有所裨益。

/ 作者简介/

徐瑾,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与价值论研究。

江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约350篇,出版著作36部,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7项。

/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理论篇和经验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力图阐明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道德体系和道德生活基本规范的主要路径。经验篇力图从中西方历史上的主流价值观实现社会伦理认同的经验和教训中,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伦理认同获得启示和滋养。本书从核心价值观实现伦理认同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回答了核心价值观如何转化为社会道德体系,进而如何转化为个人的信念、品质和行为准则的问题。

转自:“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