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咬文嚼字---兼论《红楼梦》中的无理之词

    类别:随笔 作者:尚天郊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3/11/24 11:27:25 网友阅读:129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推敲”一词的典故中韩愈说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用“敲”比用“推”好,一直没想过会有什么异议。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说还是用“推”好,仔细想想,倒也不无道理:月下池边树,鸟已在巢里安睡,是一片静谧的夜,用“敲”就打破了这份宁静,用“推”则能显出僧家于万物无不关怀之慈悲。由此想到中国文学的文字艺术实在是值得深入研究,遣词造句也大有学问。比如第一次看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那首词,还有第一次看到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那首诗,不禁怔忡良久,觉得字字珠玑,嚼之不尽。多一字显多,少一字显少,改一字则神韵大减,所谓“一字不易”者也。

    小时候上历史课,记得有一段是说秦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写《吕氏春秋》,悬赏说有人能改其中一字,即赠百金。当时心中在想,改一个字还不简单,这钱也太好挣了吧。现在想想,就是不简单啊,字不是随便改的,否则古代诗人也不会为炼字而绞尽脑汁了。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开始用“到”,后来又改成“满”,来来回回改了十几遍,终于确定用“绿”字才使整句显得生机盎然。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踯躅”,是他的经验之谈,的的确确的。

    《红楼梦》中记香菱学诗的心得,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中“直”字似太无理,“圆”字似太俗,“但合上书一想,到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雪芹也深得其中三昧,因为这本就是他自己的心得,在《红楼梦》一书中更是运用得圆熟自如。下面试举几个书中看似无理,却恰当无比的例子,大家也可以借此看看雪芹写《红楼梦》时炉火纯青的功力。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之后袭人面见王夫人时说没敢给宝玉喝酸梅汤,只给他吃了半碗玫瑰卤子,“又嫌吃絮了,不香甜。王夫人道:‘嗳哟,你不该早来和我说。’--”这里“不该”二字其实是“应该”的意思,看似无理,却显示出了王夫人关心至切、口不择言的心情。如果改成“你应该早来和我说”就神韵顿失了。周汝昌在此夹批“亦即你怎么不早来和我说,此省略句也。”并未讲出此句之神,即便改成“你怎么不早来和我说”与原句相比也要逊色得多,且有责备之意,不符合王夫人此时的心情。

    第六十三回贾敬服丹暴死,贾珍父子星驰而回,家中接了尤老娘和两个姨子在上房住着。“贾蓉当下也下了马,听见两个姨娘来了,便和贾珍一笑。”按说贾珍在大众前要小厮啐过贾蓉,他不敢这么放肆才对,何况爷爷刚死。可后文说贾琏知道贾珍、贾蓉父子二人素有“聚优(这个字我打不出来,上鹿下匕,音优)之俏”。“聚优”,是指父子共占一女的禽兽行为,那么贾蓉此时和贾珍一“笑”就意味深长了。果然,父子二人爬到贾敬棺前“稽颡泣血,直哭到天亮”,下段紧接着就写贾蓉和尤二姐抢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贾蓉用舌头都舔着吃了。”丫头们都看不过。这里不提贾珍,是不写之写,尤二姐论辈份还是贾蓉的长辈,写贾蓉如此逆伦更能表现他们父子廉耻丧尽、禽兽不如的行径。

    第七十七回晴雯死前托梦,“宝玉又翻转了一个更次,至五更方睡去时,只见晴雯从外头走来,仍是往日形景,进来笑向宝玉道:--”有人可能会觉得这里用“笑”字不妥。俞平伯指出这里用“笑”字有“森然鬼气,又传梦境之神”,我深有同感。同是七十七回的前面王夫人盛怒驾临怡红院,撵了晴雯后撵芳官,“芳官哭辩道:并不敢调唆什么来。”我记得早先看过一个版本这里并不是“哭”而是“笑辩道”,不知为什么周汝昌校订本却是“哭”字,难道是雪芹的原话?我个人认为这里还是用“笑”好,芳官天真烂漫,既知祸不能免,“哭”有何益?对爱的人哭也不会对恨的人哭。比如晴雯被撵时一言不发,既恨且怒,秉性刚烈,也绝不会将眼泪洒在王夫人面前。

    鲁迅先生在他那篇杂文《大雪纷飞》里说《水浒》林冲上梁山一节中“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神韵比“大雪纷飞”要好得远。由此我想到林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的典故:东晋谢安召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儿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还有一个忘了叫什么的也答:“鹅毛飞天或可比。”谢安都觉得不好。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年方十岁,应声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我们来看看这三句:用“撒盐”形容下雪俗气无比,且也不像,不值一批;用“鹅毛飞天”则落了“鹅毛大雪”的俗套;唯有“柳絮因风起”一句,将大雪的洁白轻软、飘逸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且创出新意。今之作者,为书为文,草率轻漫而妄图不朽,胡可得乎?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