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23条记录

  • 297.教材研究 | 为什么选必修3第3课“阿拉伯文化”需要单独设一个子目?

    [摘要]:在讲授高中历史选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疑问——为什么“阿拉伯文化”需要单独设一个子目?第3课课文标题是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一个子目是古代西亚文化,第2个子目是古代埃及文化,第3个子目是阿拉伯文化。01教学逻辑的完整性考量首先看一下教材第3个子目标题和首段。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再看一下单... [发表时间:2025/3/31 13:42:26]

  • 294.一轮复习中的新教材----常读常新

    [摘要]:今年是新教材使用的第四年,已经对旧教材进行了全面替换,有的老师已经进行了新教材的高考复习指导。一般而言,经历过了高三的复习,就能够对新教材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就能够理解教材的编写逻辑和侧重点,就能够对教材内容做到了然于心,但是这套新教材在复习的过程中却总能发现“新”的知识点、“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总能够刷新对新教材的认识。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这次的新教材坚持做到与时俱进,这连续四年基本每年... [发表时间:2025/3/31 13:49:02]

  • 293.一轮复习之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是新教材、新高考的一个重点知识。这个知识点难度倒是不大,但是学生比较容易弄混,形成年代错乱。所以进行有效区别记忆成为一个基础要求。表格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进行总结。尤其是具有相似性,容易弄混的知识点,特别适合采用表格法。其实,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科技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对其进行梳理可以理解其发展过程,从而... [发表时间:2025/3/31 13:50:39]

  • 295.一轮复习中的新教材——常读常新之二

    [摘要]:对于新教材尽管已经经历过了高一和高二的学习和讲解,但是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能够发现第一遍学习中所疏漏的细节性内容,还是能够发现新教材的“新”。相比较之前的教材,这套新教材加入了很多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新教材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方面是隐性知识的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标签性知识的减少。整体而言,新教材更为客观准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新教材具有史书的特性。新教材推行以后,不少一线教师反映,新教材对... [发表时间:2025/3/31 13:47:58]

  • 291.小学外语教学的学习动力

    [摘要]:小学外语教学,即FLES(ForeignLanguageinElementarySchools),是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小学阶段必须开设英语课程,必须重视英语教学。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好英语的要素,第二个问题是重点。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考试形式单一,选择题(客观题)居多目前英语考试类型单一、题型单一,教师要抓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 [发表时间:2025/3/31 13:52:49]

  • 300.复习研讨 | 循规蹈矩 放大胆子——二轮复习初探

    [摘要]: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底四月初,距离高考也只有六七十天了,各学科基本都已经进入到二轮复习。但是对于新教材,面对新高考二轮复习该如何有效进行,大家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常规而言,高考复习会有三轮甚至是四轮。一轮复习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一轮复习一般都采用地毯式复习法,将教材的知识细化、深化。由于新教材包括两本纲要和三本选必,一线教师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或将选必融入纲要,或将纲要融入选必,总之是对两类教材... [发表时间:2025/3/31 13:36:08]

  • 299.教学参考 | 从考古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时间:2025/3/31 13:38:22]

  • 292.一轮复习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摘要]:新教材一共有五本,两本纲要,三本选必,将通史和专题史相结合。纲要作为高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其特点就在于量大,所以高一的历史课总是特别紧张,能不能一个课时讲完一节课似乎成了一线教师普遍考虑的问题。而选必的授课就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个人认为纲要和选必这样的设计,可能是基于纲要是作为常识类、基础类的知识,是所有高中学生都需要了解,但是不需要过于深挖的知识,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家... [发表时间:2025/3/31 13:51:27]

  • 298.二轮复习|“早期国家治理”需要厘定的几个问题

    [摘要]:一、早期国家治理的内外机制1.天命观演变逻辑(我命由我还是天?)所谓天命观是一种关于天人关系的理念,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食不果腹,处于一种对大自然的极度恐惧状态。于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天”在人们心中主宰着一切,尤其是农业社会以来,天更被视为“最靓的神”,从而形成最早的天命观。夏商周时期,这种“天命观”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寓意,天被视为“人格神”,往往成为政治合法性的依据所在。如商汤灭夏、周... [发表时间:2025/3/31 13:39:32]

  • 296.新教材中的答题模板

    [摘要]:虽说现在的考试是比较反对模式化或者模板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套路。但是凡事如果用心总结的话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的。历史试题主要包括三大类,即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小论文。对于这三类题,各有侧重,选择题往往会通过ABCD四个选项的设置,考查学生对教材、对概念、对材料理解的精准度;材料解析题更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概括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小论文题则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说实话这道... [发表时间:2025/3/31 13:44:31]

首页<<27282930313233>>尾页共3703页 跳页共3702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