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041.招聘 | 中国热科院橡胶所黄天带团队2024年招聘科研人员

    [摘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橡胶所),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唯一以天然橡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导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有海口和儋州两个所区,科技人员240余人。天然橡胶是重要战略资源,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举足轻重。近年来,橡胶所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开放课题等多项千万级以上重大项目,牵头建设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是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 [发表时间:2024/1/25 9:52:36]

  • 2042.招聘 | 中国热带农业科院橡胶研究所种苗培育课题组2024 年招聘科研人员

    [摘要]:天然橡胶是重要战略资源,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举足轻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唯一以天然橡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现有海口和儋州两个所区,科技人员240余人。近年来,橡胶所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开放课题等多项千万级以上重大项目,牵头建设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是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拥有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 [发表时间:2024/1/25 9:51:57]

  • 2043.PNAS | 拟南芥叶绿体中SAGA1和SAGA2促进原始淀粉核淀粉形成的分子机制

    [摘要]:淀粉核是一种叶绿体微室,大多数藻类和一些陆生植物在其中凝聚初级羧化酶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作为提高CO2捕获效率的CO2凝聚机制的一部分。在C3作物中引入基于淀粉核的CO2凝聚机制(pCCM)是提高产量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许多淀粉核的特点是淀粉板的鞘,被认为是限制CO2扩散的屏障。最近,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在C3模式植物拟南芥中重建了一个相分离的“... [发表时间:2024/1/25 9:51:05]

  • 2044.Cell 重磅论文!单立波/何平团队在植物免疫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周小马植物进化出了复杂的先天免疫系统来抵御微生物侵染。质膜(PM)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感知微生物或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MAMPs/PAMPs),从而启动模式触发免疫(PTI)。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受体主要是核苷酸结合的富亮氨酸重复蛋白(NLRs),它们能感知病原体分泌的效应蛋白,从而激活效应蛋白触发免疫(ETI)。PRR和NLR的激活会引发大量重叠的信号反应... [发表时间:2024/1/25 9:50:31]

  • 2045.PNAS | 重大突破!河南农业大学张改平院士团队利用水稻开发出“超级疫苗”

    [摘要]:以COVID-19大流行为代表的重大、多发、高发、新发传染病的持续出现,给疫苗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突显了疫苗研发领域对于安全、高效、更低成本疫苗的迫切需求。近日,张改平院士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universaldesignofrestructureddimerantigens:developmentofasuperiorvaccineagainsttheparamyx... [发表时间:2024/1/25 9:49:55]

  • 2046.Plant Physiol | 中国农业大学孙连军课题组揭示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MYB串联重复基因簇在豆科植物中的进化规律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作者PP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型作物,曾经历多次全基因组复制和串联重复事件,其基因组中75%的基因有2个或2个以上的拷贝。重复基因通常通过导致部分基因功能丧失假基因化、获得新功能的新功能化或保留祖先基因的部分功能的亚功能化来维持剂量平衡。花青素作为一种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次级代谢物,其合成保守地受到MYB转录因子调控。这一类型的MYB转录因子在大豆以及其... [发表时间:2024/1/25 9:49:17]

  • 2047.JIA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涛研究员课题组鉴定到小麦千粒重主效QTL QTGW.cib-3B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作者廖思敏等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约20%的蛋白质和卡路里。提升小麦产量一直是育种家追求的重要目标。小麦产量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由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其中千粒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受环境影响较小,是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的较稳定的因素。因此挖掘千粒重相关的优良位点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涛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的题... [发表时间:2024/1/25 9:48:50]

  • 2048.PBJ | 利用人工合成的诱导型启动子提高杨树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

    [摘要]:植物合成生物学在生物燃料、药物生产和利用植物细胞系统的食品生产上的可持续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合成生物产品的成功要求在工业环境中应用更有效的技术和植物平台。迄今为止,各种合成生物学的创新已经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作物开发和使用各种植物资源的合成生物产品。在这些技术中,合成启动子设计是目的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一项极有吸引力的研究。响应压力或发育信号后,跨越数百个DNA序列,覆盖了许多不同的顺式调节元... [发表时间:2024/1/25 9:48:18]

  • 2049.Advanced Science | 西北农林揭示结瘤信号通路蛋白NSP1和NSP2调控豆科植物钒累积和耐受性的分子机制

    [摘要]: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金隆课题组在《Advanced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NodulationSignalingPathway1and2modulatevanadiumaccumulationandtoleranceoflegum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结瘤信号通路1(NSP1)和NSP2调控豆科植物钒累积和耐受性的分子机制。草业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刘鹏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刘金隆副教授为通... [发表时间:2024/1/25 9:47:47]

  • 2050.Plant Physiology| 河南农业大学杨路明/杨森课题组揭示转录因子HY5和SBS1介导光信号调控黄瓜果刺大小的新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作者PP“顶花带刺”是我国消费者挑选新鲜黄瓜的一大标准,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于果刺完整性的严格要求。但是,体积过大的果刺,易受到外力作用引起脱落或折断,不利于黄瓜果实的采摘、打包、运输和贮藏。并且黄瓜果刺大小易受栽培及环境条件影响,但决定果刺大小的基因及其受外界环境信号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其在黄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近日,河南农业大学杨路... [发表时间:2024/1/25 9:46:54]

首页<<202203204205206207208>>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