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作者赵廷丞等近年来,有色水稻作为一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稻生产中无机氮肥的大量施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质量、维持作物高产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动物源有机肥的施用效应,植物源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对有色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鲜有报道。近期,海南大学热带作物高产高效与绿色栽培创新团队聂立孝教授课... [发表时间:2024/1/25 9:57:5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作者PP植物及其相关微生物在复杂、多变且难以预测的环境中生存并进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通常以多维度、多尺度、多层次的交互方式发生关联,从而带来了随机性与确定性、连续性与离散性共存的挑战。深入理解这些互作机制有助于推动开发复杂体系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涉及不同时空尺度和功能属性的系统耦合模型,甚至是信息和信息交互的通用理论。微生物天然产物又称次级代谢产物... [发表时间:2024/1/25 9:57:19]
[摘要]:植物具有能力来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当光照强度、温度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超出一定范围时,会引发相应的系统反应,如遗传、代谢,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形态变化。这些过程导致了新的代谢稳态,使植物能够应对环境挑战。生长温度的变化通常比水分或营养物质有效性的变化更快。因此,植物必须迅速启动适当的程序。植物细胞中膜脂质的组成在低温开始后经历动态重塑。这确保了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有足够程度的膜流动性。在植物... [发表时间:2024/1/25 9:56:48]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可作为食物、饲料和生物能源,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生育酚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物质,在植物、部分藻类和蓝细菌中合成,人和动物通过膳食摄入,可有效预防癌症等多种疾病。生育酚对植物种子脱水、休眠、寿命及幼苗早期生长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抵抗和适应能力。同时,饲料中提高生育酚含量,能够提升肉类品质,延长储藏时间。因此,鉴定影响生育酚含量的基因,解析玉米种子中生育酚... [发表时间:2024/1/25 9:56:06]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周小马在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大量次生代谢物来抵御病原体和植食性昆虫。这些防御性代谢物可分为两大类:直接作用于病原体或植食性昆虫的组成型防御代谢物(植物抗毒素)和针对侵害者特异性产生的诱导型防御化合物(植物保卫素)。与组成型防卫相比,诱导型防卫在能量上更经济,在植物化学防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诱导型防御中的特殊代谢物通常对植物、病原体或植食性昆虫有毒。因此,植物进化出了... [发表时间:2024/1/25 9:55:37]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TheCropJournal,作者编辑部中国耕种面积少,作为重要粮油饲料作物的大豆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在稳定其它作物产量的同时玉米–大豆间作/套作系统的推广可能是解决大豆种植面积短缺的有效途径。在此种植制度下,大豆容易遭受来自玉米的荫蔽胁迫,研究大豆耐荫性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大豆耐荫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形态、生理和栽培条件上,其群体遗传机制研究鲜有报道。限制性二阶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 [发表时间:2024/1/25 9:55:09]
[摘要]:2024年1月18日,Plant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刘启昆课题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周军会课题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课题组的题为“AnInducibleCRISPR-activationtoolforacceleratedplantre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对植物内源的组织再生相关基因的精准激活,实现了对不同单、双子... [发表时间:2024/1/25 9:54:29]
[摘要]:自噬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细胞中不需要的以及功能丧失的物质运输到液泡中进行降解,主要分为非选择性自噬和选择性自噬,非选择性自噬可以随机摄取细胞质物质进行降解;而选择性自噬中自噬体有选择性的降解特定的细胞成分。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抗病毒和病毒感染的环境中,选择性自噬参与了植物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选择性自噬这些双重矛盾作用是如何平衡的机制尚不可知。20... [发表时间:2024/1/25 9:54:0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作者PP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是一种细菌性病原菌,由其引发的病害严重损害如番茄、大豆和辣椒等重要农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和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的响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在植物免疫响应中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ant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 [发表时间:2024/1/25 9:53:32]
[摘要]:微生物与植物天然共存,植物内生菌更是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全面深入了解植物微生物组对于延伸作物的新颖性状、拓展传统育种和化学肥料、农药替代都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团队以“RationalManagementofthePlantMicrobiomefortheSecondGreenRevolution”为题,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Communicati... [发表时间:2024/1/25 9:53:0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