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从事战争的人和武器结合形成战斗力。航空兵的主要武器是飞机,所有人员均围绕飞机工作: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训练或作战,守卫祖国的领空,称之为“空勤”。机务人员负责飞机维护、保养 ,保证飞机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升空作战或训练。称之为地勤。其他人员直接或间接为飞机和空地勤人员服务,称之为后勤,所有航空兵部队都由这三部分人员组成,外军也不例外。
我一九七六年参军到部队所从事的就是地勤机务工作。被称为地勤兵或机务兵。
到部队后,首先到师教导队进行入伍教育。内容包括: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大条令学习、纪律教育、队列训练。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缩短了老百姓到军人之间的距离,完成第一次”蜕变”。
接着学习飞机专业知识。当时我们部队装备的是米格—15比斯飞机,现在这种飞机早已落后退役,但人们忘不了它曾经威风八面,令敌丧胆,抗美援朝显神威。
那些年轻的人民空军飞行员就是驾驶着这种战机打得美国佬哭爹喊娘。涌现出张积慧、韩德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战斗英雄。后来任空军司令的王海将军驾驶过的喷有九颗红五星的战机,在军事博物馆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战斗故事。
这款飞机传到我们这一代军人的时候在国内还是比较先进的。国土防空需要它,飞行训练需要它。 我们这些“土包子”,见了这种“洋飞机”,还真有点天狗吃月亮,不知道从哪里下口。原来这个庞然大物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五个的专业:机械、军械、仪表、电气、无线电等。这五个专业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我被分配学习机械专业。机械专业需要学习空气动力学,懂得升力如何产生,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好飞机外表,避免损伤、刮伤机身表面而增大飞机阻力。
重点是学习飞机和发动机及其另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安装位置以及维护常识。米格—15比斯飞机装配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靠燃料和空气混合燃烧产生推力。飞机由机身、机翼、尾翼等三部分组成。操控飞机则通过操纵系统、液压系统、冷气系统、应急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增压加温系统来完成。起落架、方向舵、襟翼、副翼等各有其作用,这些都属机械专业学习范围。
教导队机械专业有三个教员,李教员教发动机,刘、赵教员教空气动力学和飞机部分。我记得赵教员先教授起落架减震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由于对新名词默生,加上他那浓重的山西口音怎么也听不真切,慢慢地才适应。当时我们学习劲头十足,谁都不甘落后。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教员认真授课,学员专心听讲,分组讨论,互相提问,互帮互学,一天紧紧张张,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对飞机和发动机理论知识基本掌握。就盼着下部队实干,国庆节前我们就分到部队了。
我被分配到一二八团机务二中队机械二分队60号机组当机械员。后来才知道中队长徐敏超是山东郯城人,1964年西安空军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知识面广,军政兼备,文武双全。指导员王观洲,山东乐陵人,为人正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能文能武。二中队在他们领导下军政工作都很出色。分队长钟建华1971年参军,四川江津人,第一印象就给人以很友善的感觉。他待人热情,态度和蔼,工作认真。机械师吴金山业务能力强,他所在的60号机组被称为“样板”机组,多次荣立三等功。能在这样集体工作生活感到十分快活,有使不完的劲。
国庆节后就正式上机场工作了。由于我是新兵,还没实践经验,由一名老兵带着边实习、边工作。带我的老兵叫张清礼,他是黑龙江巴彦人,1974年入伍,是60号机组的老机械员,他为人谦和,业务娴熟,作风过硬,我跟他从盖蒙布、叠蒙布、清点工具、加油充气,拧螺钉、打保险丝学起,边学边干。他不断向我传授工作方法,注意事项,经验教训。他那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感染着我,我很快熟悉了机务工作,成为合格的机械员。
飞行日,在机械师的带领下,起飞线放飞飞机,着陆线迎接飞机,加油线充气加油,再到起飞线放飞。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自己的飞机最后一个架次着陆,再检查飞机完好,加满油,盖好蒙布,铅封完毕。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除飞行日外,要定期为飞机做检修和保养。一般三个飞行日要做一个机械日,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排除故障。入冬入夏前要做一次“换季”,为飞机适应季节转换做好充分准备。此外每飞五十个小时要到定检中队做一次定期检修。每飞200个小时要送飞机到工厂大修。这些规定都极为严格。飞机和发动机都有档案,随时填写,不得涂改。每天工作都要写日记,认真分工,做到工作前有布置,工作中想方法步骤,完成任务有报告有检查,工作后想有没有遗漏。工作要做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检查飞机要做到”四到“。对于这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能谨记遵守,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出差错。
《飞机机务维护规程》是维护飞机的纲领性文件,机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为了提高机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经常组织业务学习,岗位练兵活动。飞机,发动机各系统以及另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都记得滚瓜烂熟,对查找、排除故障帮助极大。我记得中队有一次岗位练兵比赛,我一人能在极短的时间把副油箱挂好,受到好评。练为战,快速高效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1979年我被任命为机械师。我和我的战友围绕保证飞行安全这一中心,认真工作,互相配合,团结协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没有发生大的差错。现在想来仍感欣慰。
我初当机械师,领导指派一名1975年入伍的老兵配合我当机械员,他叫冯焕,是山西天镇县人,长我一岁,他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勤奋好学,业务熟练,工作泼辣,甘当绿叶,对我帮助很大。我的第二个机械员叫吴建南,江西南昌人,当时刚刚20岁,工作起来像小老虎,不知疲倦,他工作极为认真,并且善于学习,不断总结提高,成长很快。两年后同兄弟分队的优秀机械员刘建国等同志一起被选送沈空教导队学习,结业后任机械师,都干得很出色。第三名机械员叫李克,是辽宁锦州人,个子高高,不善言辞,工作踏实,业务熟练,诚信可靠。只可惜他已离开了人世。
曾在教导队给我们当新兵班长的杨美权同志也调到我们分队。他个子不高,精明干练,工作认真,勤奋好学,扎实肯干。我记得很清楚,在教导队第一次新兵班务会上,他操着浓浓的四川口音自我介绍:“我姓杨,叫杨美权,我是大家的班长”。在向首长报告时,那句“十二班到齐”是那么响亮!
还有一则趣事。我们当新兵的时候,我们师长是马山亭。马师长为人和善,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他星期天也到大澡塘和战士一起洗澡。边洗澡边和新战士聊天。他问新兵,飞机穿什么鞋子?新兵回答:穿胶皮毂辘。众人哈哈大笑。还有一次,一帮人围在一起说笑,他讲一个笑话:“有个人在街上捡烟头,被其父发现,训斥道:家里那么多好烟,你还捡烟头。转头见没人,又问:捡了几个,答:五个。其父:给我三个。”笑得大伙前仰后合。
我当机械师几年,机组人员团结一心,较好地保证了飞行安全。机组也曾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机务工作是神圣的,又是平凡的。机务工作的好坏关系着战斗的胜利,关系着战友的安全,关系着国家的财产,关系着部队的荣誉。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必须按照规程一五一十做好,不留一丝一毫的隐患,才算保证安全。说它平凡是因为机务兵整天干的就是那个工作,干好了,不出差错,保证安全是本份,是应该。相反如果工作中出现了差错,就要受批评,甚至受处分。不允许讨价还价。
机务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艰苦的。党把飞机交给你,是信任,是期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然而机务工作也是艰苦的。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也考验每个人的意志,谁要是经不住考验就别当机务兵。
机务工作是严谨的,又是快乐的。做好机务工作要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办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才能保证不出差错,保证安全。还要加强学习,摸索规律,勤于观察,善于总结,把飞机维护的更好。每当看着自己维护的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平安归来,心里也是美滋滋,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
机务工作是相互协同,不是单打独奏。机务工作有分工 ,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互相通气,共同保证飞机处于良好状态,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当代军人手中。军事实力正在接近、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的机务兵一定能为空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