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地方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我成长的地方是在耒水河畔,因此我的童年记忆总会联想到耒河,它虽没有大江一样的波澜壮濶,但在我的心里总是那样银波泛泛,绿的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
耒河岸边上有一个老街,名曰黄泥江,长不过百米,有二条小巷子连着老街,都是铺着青石板的路面,灰蒙蒙的木制房屋,屋顶上整齐的小瓦,就连阁楼窗子上一格格的窗棂,都完全符合普遍意义上老街的特征。老街顺着耒河而建。街的最前端,那曾经是喧嚣的渡口。小时的老街,最热闹的时候是在清晨。天刚亮,做买卖的,赶集的便汇集在这里开始一天的忙绿。不时有三两妇女挎着装满衣服的篮子挤过人群,去河边洗衣,“乒乒乓乓”的棒槌声断断续续传来。拥挤的人群忽然向两边散开,中间闪出一条道,一辆辆堆着货的毛驴车缓缓驶过,驴蹄踏在石板上的“哒哒”声,成了那时最悦耳的声音,那声音至今还响在我的记忆中。车队一过,街上又恢复先前的熙熙攘攘。傍晚的老街,除了卖锟钝的吆喝声外,显得格外安宁。小时的我,听着卖锟钝老头的吆喝声,看着锅里直冒水泡的沸水上下翻腾的锟钝,特别馋。虽然三角钱一碗,可我没钱,只能闻着那碗里的馄钝散发出的葱花和胡椒香味解解馋。幼小时的清苦生活虽已过去,但那些曾经的感受和印象却丝毫没退减。
夕阳西下,朔风缕缕。路边树上的枯叶正轻柔地拂动,最后摆脱树干飘飘落落于树根之间。
老街的最未端有一座古桥,充满了岁月的沧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虽然没有昏鸦,没有瘦马,也没有断肠人,但此情、此景、会令多情者驻足良久,把岁月、街景、古桥、惆怅、感慨随意串连起来,随意去联想,便就是一首诗,一曲词了。
独自行走于黄泥江老街小巷的暮色中,心中被沧桑包围着。黑褐色的木房,青黛的瓦片,灰褐的石阶,残缺的翘檐,变形的斜顶,斑驳的老墙,次第地进入眼帘而又渐次地消失于视野。狭窄逼仄的石甬路蜿蜒远去。我瞬间觉得街上小巷是苍老的。转眼间,自己把几十年的目光都丢在了异地,现在回过头来看黄泥江老街已像一位经饱风霜的老者。它似乎看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不断地向我摇手示意。
走出小巷,顺着老街一直往前走,我站立于童年时曾经站过的那些方位上,打量着色彩斑驳的老街,静听着老街变化喧嚣的声音。童年的憧憬画面没有了,再听不到驴蹄踏在石板上的“哒哒”声,卖锟钝老者也不见了。街上回荡着最多的是皮鞋磕在青石板上的“咯哒、咯哒”声,很有节奏感,像敲着一面鼓,演奏着一首和谐的乐曲。变了,老街变了。街道延长了,街面拓宽了很多,有不少已经将过去古旧的房屋进行了翻盖,旧貌换新颜,也有的盖起了三层小楼。新街和老街连成了一片,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初夜的黑暗吞噬着霓虹灯的光芒。就是这样一条其貌不扬的黄泥江老街,曾伴随着我的成长。现每天仍给这里的人带来缤纷的生活。我丝毫不觉得它的变化会破坏我的美好回忆,相反,那种古朴并透出现代的裸裎与本色正是我久寻不得的绝美风光。
黄泥江老街在岁月的更迭中远去,记忆在时光的穿梭里模糊,可有些记忆似乎却留在心底,深深扎根,时代更迭,那或许是岁月留给自己的一份恩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