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扇子及其文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文明进步过程中,总有一些东西得到传承,也是需要引起人们重视并大力提倡的,那就是不同寻常的“善”文化,常言说得好:善有善报,多做善事,存一颗善良的的心,由此可见,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提倡善,讲究善,都是必须的,也是责任和义务。不仅如此,“善”与“扇”发音相同,风格相近,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而由善想到了扇,在提倡善文化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日常品也是善良人士经常使用的,那就是我们常见的扇子,在善的意境中使用扇,在善的氛围中感受扇子,在善的理念中使用扇,如此这般,就令人耳目一新,感觉有所不同,认识随之提高。每每提及传统的扇子,想必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城里人,还有农村人,他们几乎都有接触并使用扇子的经历、感受和过程,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时刻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来了,在发出由衷感慨的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联想或回忆,这是人之常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扇子是普通的、常用的,同时是传统的,善与扇同为广大百姓群众有所欣赏并且接触最多的,两者想通,颇有渊源,过去在较为漫长的时段,两者的其普及性都相当高,通俗化、便利化程度更是人人称赞,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行为和用具,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扇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7] 历史上最早的扇子是古代埃及第4王朝宫廷使用的皇室礼仪扇,距今4500多年,和埃及帝王谷KV62号王家墓葬出土的距今3300年的礼仪扇和鸵鸟毛象牙杆礼仪扇。
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 [1] 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 [2] 、湖州羽毛扇。 [3] 日本则有桧扇、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致,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因扇子多见于皇宫中,所以扇子又叫“宫扇”。 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在这一时期,与扇子有关的诗词大量出现,像李峤的《扇》、白居易的《白羽扇》、唐怡的《咏破扇》等等。古代文人墨客要是手中无扇,就像小资不养宠物狗一样,显得有些没品位。到了明清时期,不光是文人墨客,就连踏入仕途的官员、账房先生,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也喜欢摇扇“摆造型”。
扇子最早称“翣”,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一种礼仪工具。渐渐地,扇从地位和权利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每每看到有关扇子的话题,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曾经历的往事,过去在那个特定年代,由于物质生活水平一般,加之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因此,当时的苏中农村一带乃至城里,大家都习惯于使用芭蕉扇,这是由芭蕉叶制作而成的,面积较大且质地较轻,大小随意,几乎家家都有,当时是一种时尚用品。传统的芭蕉扇用印花兰布或素色布包边,讲究的人家还会印上几个字,不论正、反面,形状几乎都一样,炎炎夏日,在乘凉时,大人乃至儿童,人手一把扇子,悠哉游哉,自得其乐,在享乐凉风的同时,还体验传统扇子的风采。中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团扇产生远早于折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又因其由丝织物制成,故又称“纨扇”或“罗扇”。更由于唐代王建《调笑令》中的名句“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而产生了“便面”和“障面”的雅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折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不断传播开来,成为大人喜爱的一种实用工具,因其方便、实用,便于携带,可折可放,精巧雅致,受成为市场上的时淌品,尤其是一些文艺青年,他们喜爱在夏天手拿一把折扇,时不时便摇几下,颇为得意。许多年前,一进跟风,我就曾经使用并收藏了多把折扇,有的是普遍的折扇,纸质的,上面印一些图案或风景,还有是人物肖像,鉴于其比较实用且具收藏价值,便有意多选择一些收藏。但由于多种因素,现在所剩无几,仅剩一、两把,其中之一是多年前国庆黄金周期间,本人在游览地方一名园时购买的,使用不多,一直存于上抽屉或床头柜上。这是把较特殊的扇子,不仅有别于一般折扇,而且是浅黄色作为底色的,不仅如此,扇子的一面还印有清代著名诗人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开头一段是这样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看着这样的优雅诗歌,拿着别致的折扇,感受扇子文化的同时,还对其创意予以点赞,这种既享受古诗,感受其意境,也乐享习习凉风,在降温的同时,还有文化的味道,岂不令人惬意。无独有偶,如今还有一种也属创意的扇子,那就是广告扇,是一种由圆形熟料制作而成的,不算大,也轻巧,便于携带,上面一般印有一些较小规模的医疗单位的设备或药品广告,如激光治疗近视等,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由专人予以发放,免费提供,这样的广告扇,既宣传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也为获得者都提供了色彩鲜艳,引人注目的扇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上述有关扇子及其文化的描述,相信大家都对此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也对传统扇子和现代的扇子有了新的、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可能会用对比,也许会予以收藏,不认怎样,扇子及其文化都是值得关注的。
创作日期:2022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