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坚守(1603字)
文/李忠
不久前我回了农村老家,看望我亲爱的父亲母亲,再一次老调重弹,想请二老到县城住。
可是,我亲爱的父母还是和那些在山中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一样,仍然选择留在故土,不愿离开。用他们的话说,出门就是青山绿水,有田有土有菜园,样样方便,加上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为什么要离开?
是呀,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交通、生活各方面都好方便了,与原先生活在山区的人比起来真的是好多了。
我家位于素有“小南京”“千里瑶乡第一镇”等美誉的码市镇务江河口,进入“国保”名录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田沟村。
码市镇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之地,是湘江、潇水的源头,境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山清水秀,并有所城、李启汉故居等多处古遗景观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老家,是块风水宝地呢,屋前有个小池塘,再远几步还有条小河;屋后有山坡,还有成片的森林;屋右边有小溪一条,左右均有良田数亩。视野也还算开阔,是个风景不错的地方!然而,就这么个好地方,却是处于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虽然不能说是与世隔绝,但祖辈们要走出大山,就是要到码头铺去赶闹子,也必须得在崎岖的山道上摸爬滚打好几个钟头,有时想顺便带点山里的香菇、茶叶等山货到闹子上换点日常生活必需品,也要在路上休息好多次,等赶到集市,又快要到响午了,赶紧买上一些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又得急急忙忙往回赶,要是碰到买米的日子,就更加是“两头黑”了,必须得起得更早,还回来得更晚。直到1966年,在解放军的帮助下,离我家一点五公里外才有了一条镇上通往县城的公路经过,这才叫改变了我的家乡不通公路的历史。
镇上通往县城那条路,长大了才知道是省道。幼时最有故事的是那一点五公里山涧山路,那是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印记的,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有关节痛的毛病,有时大人帮搞点草药煮水洗洗也就好了,有时痛得不得了时,爸爸妈妈就轮换着背着我往镇上赶。放学路上,幼时同学总是在吵闹中走路,时不时就会有人把带中午饭的口杯之类弄到路底。五年半小学生活,山涧小路无形中就成了我们练脚力的最佳场地。读中学时是一节小路加一段公路,每周回家一次,有时座车,有时走路,因为那时班车很少,才七公里路,也是经常走路的,而大多时候也是为了节省那两角买车票的钱。像现在这样的大热天,走到半路还要洗个冷水澡才回家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的路都是沙子路面,就是在路基上面铺上一层河沙的,放学路上经常能看见养路班的工人一铲一铲地将沙子铺撒在公路上。时不时我们会在沙堆里嘻戏玩耍,蹦呀跳呀;在公路上互相追逐,吵呀闹呀;用沙子打着沙战,在沙石路面上跑步比赛,那份快乐的心境,是现在的人很难体会得到的,但却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永生都难以忘怀的。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后来那一点五公里的小路也成了公路,再后来又成了水泥路。小时候和伙伴们梦想过要修通公路,但通水泥路却硬是没有想过。然而没有想过的事却在2007年5月有了想头,通往老家家门口的道路列入县里的通畅工程建设项目。2007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初八,实实在在是个好日子!通往老家家门口的道路完全竣工!父老乡亲们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也是呀,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码市镇区位交通优越,城乡统筹加快,省道S355贯穿全境,集镇距离二广高速丰阳、西岸入口35公里,距离广州300公里,村组公路四通八达。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乡镇”“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永州市品质活力示范乡镇”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码市镇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在新一轮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将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上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灿烂的华章!
(红网总固,阅读浏览12万人次,获“喜迎十九大为党添光彩”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