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巷子的魅力……
古城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气候宜人,交通发达,产业比较齐全,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迈向新高度,城市面貌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过去许多人包括外地旅游者在赞美扬州的同时,往往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扬州是个好地方,同样是个巷城,其实准确一点说是主城区古城部分称之为巷城,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过去扬州的面积就相当于古城那五个多平方公里的范围,而在这个并不算大的区域里,却有大大小小上百条巷子,这些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巷子分布比较均匀,纵横交错,或直通,或蜿蜒曲折,尤其是后者似乎给人曲径通幽之感。难怪许多旅游者乃至市民被古城的巷子风情所吸引、所感叹,更多的则是欣赏、感受,巷子多了,名称也多了,这些或历史、或现实存在的巷子,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展示了古城不同寻常的特色、风格,带给大家遐想的同时,也体现了不一般的意味和特点,单单从这些巷名就可窥见一斑。如昔日或现在仍有的紫气东来巷、益人巷、大双巷、糙米、新民巷、石狮子巷、弥陀巷等,还有崇德巷、大流芳巷、石榴巷、常府巷、禾稼巷,这些巷名,特点鲜明,耐人寻味。比如崇德巷,顾名思义就是崇文尚德,讲究文化和道德。那当初起名时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就不得而知了。同样,石榴巷,则可能因为巷子里有石榴树或居住在此的居民擅长于栽种石榴,因此,此巷名声在外,想必也是故而根据其定名为石榴巷的。此外,老城区的常府巷,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乃至部分中年人可能不太了解,更不熟悉,这里其实是有故事的。传说历史上扬州曾出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常遇春,他生前曾长期居住于此,是一名著名的开国将军、军事家,戊成(1358年)春,常遇春为江南行署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移师淮东,驻扎扬州,扬州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常府巷附近的许多巷子都与常府的历史有关,东侧的永丰巷、浴堂巷、大狮子巷分别有道路通往南城根;西侧有卸甲桥、张甲桥、大实惠巷、小实惠巷,则分别通往粉妆巷。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将军,而将此巷取名为常府巷,一是为了缅怀并纪念他的功绩,借此了解一段特殊的历史和常将军本人;二是据此有根有据且切合实际,彰显特点,因此,常府巷的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老城区还有一条巷子同样出名,那就是驼岭巷,原先只是一条普通的巷子,且偏于老城区的一角,但由于巷内有一棵历史悠久的唐槐树,传说此树与众所周知的成语“南柯一梦”有关联,因而声誉雀起,引人注目,不同寻常。
当然,不仅老城区有巷子,新城区也有巷子,只是数量、特点没有老城区的巷子那么明显,但这并不影响其名称的传播。许多年来,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府西巷,就颇有名气。府西巷意思就是政府的西边,而实际情况确实也是如此。定名为府西巷,不仅具有地理学意义,而且符合市民的习惯,找起来也方便了许多。不仅如此,城东地区有条叫康福(复)的巷子,也有一定的历史,与其说是巷子,倒不如说是路或街更确切一些,一是因为这里的路面是比较宽阔的,可以两车对开,显然其宽度已超出了巷子的范畴;二是这条巷子两边商业氛围浓厚,网点比较集中,颇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巷子的南端曾与某大型医院北门相通,过去有一段较长时期,曾是主要通道。当初提名为“康福(复)”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或意思,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不论怎样,这条有故事、有特点的巷子,不同一般,曾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后来在周围建设的住宅小区直接就以巷名定名了,可见名称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凡响,耐人寻味。
写到这里,我想读者们也明白了几分,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不要小看了巷子,因为巷子也不同寻常,富有特点,且有故事或传说,这点是事实存在,不容置疑,虽然巷子不比大路有名,但各有特点,只要善于关注,融入其中,多多了解并感受,在欣赏、感受的同时理性对待,就一定能感受到巷子的特殊魅力。
定稿日期:2021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