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随记
不知不觉中与他结对帮扶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了,想起与他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犹如历历在目,有感而发记下这篇文字。
记得那是2016年第一场雪后的第二天,我第三次到扶贫户家中走访。天气虽然寒冷,但冬日的阳光还是让人暖和很多。
一条不算宽敞的村级水泥公路旁,一幢九十年代建成的二层小楼房,便是我结对帮扶对象的家。房子没怎么装修,但还算干净。户主姓左,47岁,一家四口人,妻子、女儿、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2017年去世)。这是我与他的第一次见面(前两次均因其在工地上做小工,电话联系因路远未见面)。个子不高,一个典型的庄稼汉。但脸上的皱纹还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看上去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他说,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靠他在附近的工地上做小工,工地老板客气,知道他家的情况,一个小工比别人多给他一、二十块,每天也就一百多块左右。一年大概也就能做二百七、八十个小工。母亲要赡养,女儿还小,妻子耳聋,还有智力障碍,有时还不能自理,想外出务工自己又没有什么手艺,家庭的牵挂而又无法外出。沉重的负担有时真的让他喘不过气来。言语中有着诸多的无奈,但这位朴实的汉子没有更多的怨言,就这样苦苦的支撑着。
在同他的交流中,我让他养些猪、鸡什么的,认为还是可行的。一个贫困户养殖100只土鸡或年饲养出栏生猪2头以上,国家是鼓励的,并且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补。谁知他指了指他妻子,苦笑着说:“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没做过。有次买了几只鸡苗,我外出做事去了,回来她全给捏死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她娘家的鸡,她倒喂得又肥又壮。”我们听后也是哑然失笑,但作为我们从事结对帮扶的人员,将这些政策逐项地向他们作以宣传,也是职责所在。
走访中,他提出能否为其妻办理一个残疾证。因我不懂得相关政策,办理残疾证的条件是什么,看着他乞求和希望的眼神,我的心里也没底,只好答应他回去后咨询一下相关部门,如果符合政策,竭我所能为其办理。仅仅的几句话,竟让这位汉子噙满泪水,送我们出门时,握着我的手一再说着感谢的话,让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村部的途中,我问随行的村干,像他妻子这种情况能办理残疾证吗?村干说,办是可以办,但申报的资料比较复杂,办几级需要病历或者专业医院地鉴定。以前枞阳还归属安庆的时候,村、镇为其申报过,只是一些路费和鉴定费的问题,未能成行而没有办成。第二天上午,我联系了镇民政办,得到的答复是:可以办,但作为一般贫困户,办理三级国家是没有补助的,唯有办理二级以上才有补助。像他妻子这种情况需到专业医院鉴定后才能确定办理几级。随后我及时联系并回复,让他去村、镇完善相关表格和手续。后来有次我去走访时,他兴奋地对我说,他妻子的二级残疾证办下来了。看他满脸高兴的样子,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2018年,我的帮扶对象成功脱贫了。在领取“光荣证”的时候,他有点担心的问我,现在脱贫了,你们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来了。我肯定地对他说:“不用担心,国家有规定,脱贫不脱钩,即使你脱贫了,我们也会经常来的,就像走亲戚一样”。“哦,那就好,那就好”,他拉着我的手,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四年的结对帮扶,有时在和同事们聊起扶贫的时候,也感慨良多。若单纯从经济指标上来说,可能也是相对的贫困,就目前而言,该脱贫的均已脱贫,该兜底的也已兜底。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实现全部脱贫是既定方针,作为我们帮扶责任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让他们脱贫后不再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窃以为这项工作,才任重而道远。
姓 名:疏继红
单 位:枞阳县房产服务中心
手机号码:139669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