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宋代苏轼的一首词。也是百家讲坛易中天在讲述《三国》开篇第一集就咏诵的诗句。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汉室衰微,诸侯并起,英雄人物纷纷走向历史的舞台,他们或聪敏才智,他们或大智大勇,他们或舍生取义,他们或乐不思蜀,他们或算无遗策,他们或青梅煮酒。正因为此,冥冥中成就了这段波澜壮阔、五彩斑斓的三国历史,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全民奔向小康的年代,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历史怎能被扔进垃圾桶而被人遗忘,历史人物又怎能湮没在青灯黄卷、故纸堆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些豪杰之中集智慧与忠诚于一身的诸葛孔明不正是其中的一位啊,苏轼是喜欢他的,周瑜羽扇纶巾中还有他的的影子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是喜欢他的,写下千古名句,英雄凋零,几多感慨;康熙是喜欢他的,评价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毛主席是喜欢他的,评点历史人物时讲到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是其推崇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喜欢他的,说他是出类拔萃的无双国士。可见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无论民间还是庙堂多是崇拜和钦佩。
如果说人们对诸葛亮的顶礼膜拜来自于“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识人、用人之法,对于久已失传的诸葛用人之策在互联网时代下“春风已绿江南岸”,这股摧枯拉朽之势将秘不示人的智慧经典重见天日,不胫而走。
他在《知人》中提出七点,用这七点就可以识别和了解一个人的秉性和本领。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是说看这个人有没有志向,问问他的是非观就知道了,如果人云亦云、和光同尘、趋炎附势、世故圆滑,可见是没有什么志向的,要敬而远之,所以《庄子.齐物论》中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看看这个人的应变理解能力怎样?如果内心坚持、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则说明此人理解应变能力强,如果说话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离题万里则说明应变不足。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临事对策,看其见识,是见识不凡,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还是纸上谈兵,百无一用。具体而言就看做事能力怎么样?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在困难面前是畏畏缩缩,怨天尤人,因循守旧,还是敢于刚柔并济,曲折迂回,勇敢向前。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喝酒后胡言乱语,疯疯癫癫,神志不清则说明不能够自我克制和难以自守,因而可看出其品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如果一个人看到有利可图就往前钻,蝇营狗苟,这样的行为导致的是钱财不会长久。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古语讲“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利不可独享、谋不可寡人”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不诚信、自私狭隘之人是不可以相交或交办重事的。
诸葛孔明所讲的“志,变,识,勇,性,廉,信”,虽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却道尽了古今识人、交友、用人的千古不变之核心。历史虽过去千百年,但好的品性、道德和良知却象天空中闪亮的星星,照亮人们前行。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墓志铭中说:“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每个人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