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学术论文?

2025/4/11 14:14:48  阅读:50 发布者: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物化形式。课题论文可以伴随研究过程生成, 其有助于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理论提升和拓展深化。

一、基于课题要研究的问题, 形成调研型论文

教研课题以问题发现和诊断为起点, 是基于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研究, 来源于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中遇到的困惑, 最终加以解决。

首先, 必须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果有人已经做过相关研究, 就要看看别人研究到了什么地步,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触及, 思考自己拟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研读、思考, 课题调研就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 既可避免做重复的研究, 又可让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价值。

其次, 在阅读文献、报刊了解研究现状时, 要善于发现别人研究成果的局限或不足, 对观点、角度、新意、疏漏等进行剖析、质疑, 从中受到启迪, 发现问题, 寻求更好的方向、更好的角度、更前沿的内容。比如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群文阅读与生活作文融合研究》, 既要研读群文阅读、生活作文的研究, 也要研读基于网络的群文阅读、基于网络的生活作文的研究, 同时还要研究其间融合的研究状况, 然后针对已有成果的问题、局限, 结合课题组面临的问题和已有研究基础, 思考如何进行融合研究。课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误区与对策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研究》, 既要调研误区, 也要对误区进行剖析, 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研论文《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误区与对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在立项前就公开发表。课题《创客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在课题论证过程中形成的论文《“互联网+”思维对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启示与思考》就是课题理念明晰的成果。文章谈了基于“互联网+”的跨界、平台化、大数据、碎片化、用户、简约、工匠等思维对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倡导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 引发学生的创造和创新。

基于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相关课题出现的问题, 思考课题的研究方向、角度、重点、方法、措施, 研究理念和思路会更明晰。

二、围绕研究目标内容, 形成实践型论文

好的课题论文是写出来的, 更是实践中“做”出来的, 因为“做”得好为写得好提供了基础和素材。课题研究既要注重按课题研究方案规范地实施, 更要注重方案的实践, 边修改边完善, 特别是在实践中进行方式的方法创新。有了实而新的“做”, 再加以认真总结、提炼, 课题论文呈现出来的经验、思考就会“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在写课题论文之前, 教师先要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甄别和筛选, 看看教育教学的效果是否明显, 经验的推广价值是否够大。然后, 找准总结的角度, 注意专题的新颖性、选材的针对性、问题的典型性、体验的真实性、立意的深刻性、他人借鉴的吸引力和操作的可行性, 写作时挖掘亮点, 抓住难点, 寻找盲点。这样的甄别, 能提升研究的理念和论文的立意。

课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与美德”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表的课题论文《融中华美德教育于班级活动中》, 谈了美德教育如何融入教室环境、学科整合、经典阅读、节日活动、主题活动、同伴互助、家校协同、生活实践、自我教育、人人管理等活动中, 促进学生美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课题《小学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发表的论文《QQ群中的家校微交流》谈了“微资源共享”“微活动策划”“微话题讨论”等实践, 开发了更宽泛的教育资源, 集约了家、校教育智慧, 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课题《语文新课程读写结合生活化教学研究》发表的论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结提炼出生活中访察、调查、表演、体验、交际、积累、写作等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语文学习的形式, 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非常有效。

课题研究把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研究过程, 把师生、家长等作为研究对象, 把课程建设与实施、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作为重要载体, 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提炼做法、经验、观点和策略, 形成论文。固然, 课题不能只为结题和论文发表, 但没有论文发表的课题, 理论和研究深度相比之下可能要浅一些。

三、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形成案例型论文

教师的公开课都作过创新设计, 多从理论的高度构思, 以全新的角度呈现。公开课结束后, 应对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回顾、思考、总结, 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写成反思性论文, 可以清楚发现隐藏在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 从而获得规律性认识, 提高教育教学自我监控能力, 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越来越合理。

课题《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构建研究》发表的《如何让学生在“微习作”中“语用”》论文, 反思了“圈写, 对话语言”“仿写, 迁移语言”“补写, 代言语言”“改写, 换种语言”的一些案例, 对于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好课文这个范本, 巧妙地开展“微习作”活动,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很有借鉴意义。课题《基于阳光教育理念的课程文化研究》发表的论文《把班级管理的舞台“让”给学生》, 分享的“让权从自主选班干部开始”“把班级日常管理的权力让给学生”“把班会活动课这个舞台让给学生”“把学校一些活动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四个方面的案例, 对于班主任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主角, 以事实作了很好回答。当然, 我们也建议教师在活动之前或活动结束后, 将活动设计、活动汇报进行修改、增删, 写成活动反思或活动设计、活动评析投稿。

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提升、更新教育理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专业能力。同时, 还能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课题论文伴随课题而生。研究过程中同时注重课题论文的写作, 会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更有新意, 更有实效。一线教师如果留心研究过程, 善于发现并提炼, 选好写作角度, 就会使课题与论文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转自各地区评职称最新资料大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