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标准与申请书撰写:北大教授的十条建议

2025/4/2 15:06:58  阅读:130 发布者:

一、评审专家的基本依据与评判

1、评价指标是基本依据

640.png

2、综合评价是裁量

1)考虑各指标分值的综合分值

表格正文包括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7大部分,其中哪一个部分过弱,都会导致评审人做出“不建议入围”的决定

2)考虑入围比例(如25%

初评(匿名通讯评审)通常要求入围比例在25%26%左右。终评通常要求立项数在26%28%左右。

二、社科基金申请书填写的10个忠告

2019年以来,社科基金指南题目要求在80100个之内(201974个题目,202081个),基础性选题比例要比往年明显加大,要求人文学科中的基础性选题条目数量可占到70%,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性选题条目数量应不低于30%

指南条目中明确区分方向性选题和指定性选题,并以方向性选题为主。指定性选题为具体题目;方向性选题是对某一重点研究领域中相关或相近问题的综合概括,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

下面代表大多数评委的意见,对填写申请书做出以下10个忠告(不是我个人的)

1、不要将指南的题目当做选题题目

1)指南的方向性题目(给定领域):

例如:2019年指南中“中国图书馆学史人物与思想研究”。

-可研究某时期、某地域图书馆学家群体;

-可研究某类型的图书馆学家;

-可研究个体人物的学术贡献与思想影响。

2)指南的具体题目(指定主题):

2019年指南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机制研究”。可以直接用指南表述做选题题目,但是容易发生相同题目多项申请撞车。

-可细化为“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准入机制研究”

-可细化为“‘民宿+图书馆’中的社会力量准入机制研究”

2、选题题目要简洁,不要“叠床架屋”

1)举例:

2020年指南中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研究”于是有人拟出《基于环境心理学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2020年还有人申报选题,题目也很长:《“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分类分阶段战略转型目标与路径研究》

上述题目都超过了25个字,也涉及了五六个概念,繁复累赘。

2)有些指南题目也复杂,其实也可以简洁:

“公共图书馆低龄读者早期阅读服务的分龄指导研究”,可以改为“公共图书馆低龄读者阅读的分龄指导研究”。

3、如已有研究基础,则可以自拟选题

1)指南中没有自己要研究的题目,也不要泄气。《2020年度课题指南》指出:“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

2)举例:2019年顾晓光的《王重民书信与年谱研究》。愚以为,从研究兴趣出发去申请课题是正途。

4、学术综述要有“纵横”两维度

申请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包含纵横两面:

1)“纵”:为学术史梳理,主要讲述该研究命题的提出、研究发展过程。例如要研究公共阅读空间,那么就要将公共阅读空间是怎样兴起的,相关研究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内容、成就是什么梳理一遍。

2)“横”:为研究动态,即目前该命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取得的成绩、存在不足(预示自己的研究将会有哪些突破)。仍以研究公共阅读空间为例,就是要概述截止目前,所有研究都涉及了那些方面(是否全面),提出了那些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剩下了什么问题还有待探讨。

注意指出研究不足或欠缺时,不可用语太过,如“以往研究过于拘泥于.....”“以往研究缺乏整体、系统观”“当前研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5、“研究对象”要明确,“总体框架”要逻辑关系合理(核心部分)

1)“研究对象要明确”

例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机制”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机制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准入机制内涵及法律政策依据;二是准入机制的制度体系构建,含准入资质、准入范围、准入方式、准入程序、特许权协议、退出程序等;三是社会力量与政府关系,包含双方的责权利界定、监管体系以及公众参与等。

2)“总体框架”要有逻辑关系

“总体框架”其实就是正文的写作大纲。列大纲,最忌讳的事各章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问题。

有些课题申请书用图来表示“总体框架”也是可以的,但切记,画图的优势是表达语言不好直观表现的含义,如果语言表达很方便、顺畅,就不必用图了;而且图一定不要太复杂,否则就失去了图示应有的直观效果。

6、“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中研究方法不可多

1)“基本思路”是问你采取怎样的研究程序,可以文字叙述,也可用图来展示,通常这部分用图的多些。但是“总体框架”用图表现的话,此处也可以不再用图。

2)“研究方法”要单列,注意研究方法撰写的三个问题:

不能生造研究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不能列得太多,一般不超过3个为宜。

不能逻辑上发生交叉混乱,如“文献研究法”“网络资料研究法”等。

7、“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要有侧重

1)高度凝练创新点或特色。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机制”课题“学术思想创新”是这样表述的:

其一,探讨政府、社会资本在多种博弈模式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最优供给方式,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方式。

其二,探讨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中PPP具体模式选择和应用,开拓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准入途径。

其三,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和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定价模型,建立PPP模式下特许权核算公式,为服务定价、特许权授予、合同设计、资产移交和项目监管等奠定基础。

2)方法创新要慎而又慎,一般不要填写。有人称“使用了多学科交叉方法”,切记这个方法可不是你发明的。

3)这一部分的“创新”不可多填(有的填出四五项),一般实现不了那么多的创新。

8、“研究基础”的填写要证明自己有实力、能力

1)列出主持人已经发表、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如果主持人没有,也要列出课题组成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否则会让人感到不具备研究基础。

2)已有研究成果如果被转载、获奖,或得到高被引也要给出这方面信息,证实有影响。

3)尽量不要列出与申请命题毫不相关的研究成果。

9、参考文献要全面、显要、规范

“全面”是一般选题应该有外文和中文,研究古籍等不涉外文等特定领域者除外。

“显要”是不能遗漏本选题已有代表性研究成果。比如《1949年以来的中国图书分类学发展》,就不能少杜定友、刘国钧先生的著述,不能少白国应先生的著述。

“规范”是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是否符合国标要求。

10、申请书内容要平衡,不能“头重脚轻”

1)前面“浓墨重彩”后面“提纲挈领”是不能通过初评的。

2)保障方法是事先分配各部分字数,如申请书7000字,如第一大部分“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不能超过2000

转自教育文献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