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自然基金提交后的复盘和小结

2025/4/1 14:23:21  阅读:6 发布者:

2025年度累计修改30多个方向的本子,如化工,化学,材料,催化,医学,食品,物理,建筑,生物,环境,冶金,石油,煤炭等。

把感想、感受整理了一下,可能有些极端,不代表全部人群,可能是没有看到高手的本子,但是的确能反映出当下的本子的写作质量,但是真正的本子的写作质量并没有提升多少(我的体感也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只要你的本子质量足够高,估计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关键在于科学问题和科学假说,其次是基础,也就是论文,论文是很多基金的最大障碍,好多人几乎没有像样的论文,最后也要靠点运气。

所以论文要全年规划和全年努力争取行业Top期刊。总之,基金写作看似1~3月的事情,其实全年都应该努力思考,努力实验,这才是提升基金写作的真谛。(本质是一种可持续科研状态,形成文章和基金的良性循环)

ChatGPT破解顶刊SCI写作难题:道法术器全方位解析与实践-这是写顶刊文章的思路,后续我也会出对应的提示词,请大家关注

4~12月继续完善以下问题:

1)平时练习总结,归纳,重点要在文献中发现问题的发展脉络,找到文献的关键;不要简单罗列,不要简单评述文献,更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文献的精髓。

缺少用自己的语言和科学语言描述文献结论的能力,缺少对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科学层面的东西缺少分析,很多博士只是简单的复制文献语言和文献思路,缺少对文献的质疑,应该是不管文献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要用自己的语言和科学的词汇,总结归纳文献对科学问题发展脉络的贡献。

这样才算真正吃透文献,才能有所突破。缺少文科生讲故事的生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缺少理科生的逻辑与严谨性。其中每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申请人的总结与观点,也就是申请人观点亮剑,要和下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呼应。

2)相信相信的力量:基金还是要有面子工程的,面上,青年,地区这三类基金相对公平,公正,相对人才,重点,重大,所以大家要相信点什么,那就是基金的公平,公正,绝对公平是没有的?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这是给写基金、申请基金留下精神和盼头,毕竟基金要给其他项目做出表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大部分评委是公平,公正的。(人总的相信点什么)

3)申请人平时找人讨论,从大同行到小同行,每月一次,讨论自己的想法和课题思路,完善自己的想法,借鉴他人的想法,协同创新,相互借鉴。

好多人不愿意找同行、同事、同学讨论,怕他人学到自己的想法,怕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这些都是基金写不好的绊脚石。一个写作高手,一定会用类比,比喻等方法和不是同行的人描述自己的课题和思路的,这是基本能力,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4)平时积累想法和SCI论文,记得一位老师说过,青年3篇一作,面上至少8篇一作,重点15篇一作,SCI论文是考核基金的重要指标,因此如果一个申请人没有几篇像样的SCI如何能够申请到基金,如何能打动评委呢?这就是基础硬件?学会利用已有的SCI论文!学会用自己SCI说话!

5)创新性:关于创新,需要交叉,集成,把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理论,科学无国界,是相通的。但是有行业,专业之分,建议多看相关专业交叉领域的新方法,也许就是你的研究领域的关键方法。

创新是第一位的,然而大部分基金都不是很创新,有一些勉强算创新,也有认为不能太创新了,评委跟不上认知,也会导致对非常创新的东西,不认可。对的,创新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不创新,不能太创新,这就是项目申请,和写论文不一样,论文可以绝对创新。

正确理解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理论研究;解决重要工程问题的技术基础。前沿基础研究也应有重要应用背景;传统关键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不能为了创新而求新!

6)平时注重寻找科学问题,凝练科学问题,思考科学问题,关于科学问题一位老师曾经说,科学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本学科基础的共性的关键的本质的问题?比如化工,三传一反+界面结构就是化工领域科学问题,但是申请人在写的时候不能这么写,为啥?因为所有学化工的都可以这么写,不是你的课题的关键科学问题,还要具体化,细致化,差异化,深入化,才是你的科学问题。

其实所有学科,所有选题的科学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找到结构的影子,也就意味着,结构是所有学科的科学问题,但是具体选题要具体分析,到底什么是这个选题的最底层,最关键,最基础的认知点,这个才是要把握的关键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一定要在选题里寻找,凝练,意思就是加上特色,定语,特定场景下的共性东西。选题中的基础,关键,共性;越深刻,评委越买账。

科学问题的凝练往往会引入新概念、带来新理论或方法的发展,其是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石。对科学问题凝练的越深入,越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越能推动认识水平的提高,越能提出扎实的新理论或方法,这对推动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关于科学假说很多博士都不清楚,到底什么假说,什么科学假说。其实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基金写作沙龙把科学假说的定义说的很清楚:

沙龙总结的假说解释:通过对前人工作分析,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科学本质,再利用自己的新方法干预这个本质,干预本质的假设结论就是假说。

通过怀疑和质疑前人的工作的不足与问题,提出自己的新方法或新干预,再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和共识,论证新方法的难点和对策。所谓探究式学习,即为科研模式,探索未知。

很多情况下,评审人提出本子没有假说,没有科学问题,需要继续凝练科学问题,其实就说明假说意味着创新,假说意味着未知,假说意味着探索过程,因此科学假说是整个基金申请书的灵魂,也可以说成是科学的忽悠,纯忽悠仅仅是大胆假设,而科学假说需要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小心求证。

写好假说,需要申请人对选题科学本质深刻的认知,再通过采取宏观一招鲜,把新方法干预科学本质的过程描写清楚,推测清楚,推测出可能的走向。很多申请人对选题的科学本质分析不够彻底,导致很多问题都是技术问题,提出的说法或结论根本不是假说,而是显而易见的,已知的结论。

7)问题要具体,要精细,要入微。不要宏观,不要表面,不要泛泛。要深入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质原因,具体到一个点上,直奔主题,刻骨于细节,就成功了!通过有问有答直接引导到你的方法和思路上来,这样就具备逻辑了!这样才能让评委觉得你有深度,文献吃得透彻。立项依据就是要具体到点上,精炼语言,看看那些长篇阔论的本子,都不用仔细看,就知道申请人没有认真看文献,没有认真找具体问题,而是敷衍了事。

8)平时注意收集写作模板,模板是告诉你套路和逻辑的东西,不是要一模一样的方向,一模一样的领域,否则就是模板了,而是抄袭,模板的功能是理解动词,谓语,而不是套用主语和宾语。模板是看别人如何表达科学问题,描述科学问题的演变规律,演变历史,而是抄袭具体的科学问题。

9)平时注意探索未知,勇于突破自己知识边界,就是基金的另一种境界!会写基金的人,不见得懂研究,但是不会写的,一定不懂研究!能中标书不见得写最好,中的一定说明申请人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利用基础知识,突破认识边界,形成假说(科学忽悠)。基金写作需要科学破题,科学立题,而不是科普,不是泛泛地讲文献,需要打乱文献现有顺序,按照申请人自己的科学逻辑、科学故事、科学假说,重新编排一个科学故事,说明解决问题的科学本质和科学套路。

10)基金本质是讲一个科学的假设故事;从多方面论证故事的可信度;故事的意义;难点:前人干不好的原因、本质;你是如何看这个本质的:角度、深度、层次;你的方法:思路、讨论、方案是个啥?证明你的方法和思路可行性,理论可行,实践可行?证明你有基础,有实力能导演这个故事?但是缺少经费支持?以上所有内容需要有证据和论证?不是直接给出或评述?

11)写基金最大的好处,是让每位申请人,每年年底总结自己的工作和凝练自己的学术方向,基金写作督促科技工作者深度思考学术方向,学术积累,凝练聚焦科研方向,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逻辑方法。

所以写本子要带着提升自己,凝练自己选题的认识,突破自己的认识水平的角度,逐渐完善自己的学术方向。改本子的最大好处是多学科交叉,从中学习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是啥?大家都在利用什么方式,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找到共性的问题,共性解决套路。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维度,实现多学科之间的互补和集成。

12)学员感悟: 1月份参加了11指导,在这整个的过程里,写作沙龙总是会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让写作思路和本子水平得到更加严谨、科学的提升。严厉中夹杂着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关爱,所以,基金写作沙龙不仅是教会了大家一些方法和技巧,也给了我们无穷的信念和动力。作为一个基础很差也没有亮眼科研背景的双非院校老师,在与基金写作沙龙接触的三个月里,我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水平是得到了很大提升的,虽然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短板,但现在是知道不足在哪,并且愿意努力去弥补和跨越。

选择比努力重要,之前听一个专家做报告,说这个本子中不中在最初期就决定了,这点跟沙龙说的也不谋而合。思路框架很重要,从头到尾的脉络要通畅,先有框架,再看细节。项目书是谋划出来的,缺哪里补哪里。

建议大家,41号以后,安静下来,再下载网上提交的本子看上两周,找找问题,有助于明年写作的提升。继续凝练自己的方向和科学问题,平时多注意对自己数据的深度分析,归纳,总结,准备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各个环节。

沙龙建议高校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发表2-3篇英文论文,至少要投稿,命中1~2篇,每3年命中一项50万以下的国家项目,每5年主持一项20~50万企业委托项目,每年100学时授课,这才是合格的一名高校老师。

建议高校老师,每年从4~6月的会议,多参加几场,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最新进展。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

从本质上看,竞争就是模仿,与他人竞争。

是因为你跟别人在做一样的事情。

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释放自己的独一无二,或许可曲径通幽……

转自慢教授的科研江湖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