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结题报告中研究成果与立项中预期成果是否必须想对应

2024/10/23 9:39:59  阅读:195 发布者:

什么是成果?什么预期成果?为什么把成果提前确定好?预期成果怎么撰写?

一、什么是成果和预期成果

所谓成果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工具、量表等,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规律;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经验措施等。课题研究成果回答的是课题最初想解决的问题,即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是本质,现实的问题是表现。

所谓预期成果,即在课题研究之初就对成果有了个预设,随后开展的研究就是要围绕这个成果进行实践、反馈、调整、完善,最终达成成果。

二、为什么要把成果提前确定好

到了开题环节,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想好成果是什么?最后研究出来再说。”还有的负责人说:“如果现在都知道成果是什么了?课题还有研究的必要吗?”

其实,这是很多老师的误区。在课题申报或开题论证时,都有一个环节,叫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课题组对研究的问题,预想出若干解决办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随后的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就去实践、验证这些办法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设想,如果提前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那么拿什么来实践和验证呢?不能实践和验证,课题研究当然就不能进行,也就成了死课题。

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出现课题立项后,无法推进研究的主要原因。

三、预期成果怎么撰写

我们一线教师写预期成果时,一般写得比较草率,有的写结题报告,有的写课例集,有的论文集。其实,这样的预期成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预期成果应该写具体,越具体对课题研究越有帮助,应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具体到核心概念才好。

我们举一个例子

有这样一个课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实践研究。

这个课题的预期成果怎么写呢?

我们分析,这个课题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一个是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预设成果。

转自科研课题研究帮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