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世界高血压日】准确测量,有效控制,让你我健康又长寿

2022/5/18 8:54:55  阅读:181 发布者:

心血管死亡是导致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据统计推算,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超过12亿人,30%以上的成年人健康状况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在中国有2.45亿居民属于高血压群体,并且有年轻化趋势。

然而,放眼国内外,如此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的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却不尽如人意。

全球有近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更没有进行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则不到一半能控制血压达标。

血压是血液循环经过心肺后,向全身器官组织供给营养过程中对动脉(身体主要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高血压是指血压过高,除了对动脉壁本身的损伤以外,高血压还会通过影响供血对重要器官心脑肾眼等造成损伤,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关注高血压。

作为“无声的杀手”,许多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明显不舒服,部分患者甚至血压极高也没有不舒服,但是高血压对血管和靶器官的损伤是在持续进行的,即使当下没有爆发,埋藏的炸弹最终在未来的某一刻爆发。

因此为唤起人们对血压健康管理的重视,2005年由85个国家高血压协会联合组成的世界高血压联盟,将每年的5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准确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同时提出了在2025年时将全球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降至25%以下的目标。

准确测量

准确测量血压的目的是:知晓血压情况

1.诊断自身是否患有高血压,若确诊则综合各种风险因素制定血压管理策略。

2.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治疗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哪些人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家族史(近亲有高血压)、肥胖或超重、久坐不动、吸烟饮酒过度、盐摄入过多、日常压力过大等。

由于以上因素过于常见,因此:

18岁及以上成年人,建议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

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应当每年测量血压

高血压患者则需每周家庭监测

有高血压相关不适症状,也需要测量血压

如果您尚未测量血压,可前往所在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测量。

如何准确测量

首先我们需要选用经过临床验证的血压计准确的测量自身血压情况。

血压由两个数值组成,收缩压显示心脏收缩或跳动时的血管压力,舒张压显示心脏在两次跳动之间舒张时的血管压力。

为准确反映日常血压情况,

测量前30分钟要做到

尽量保持情绪平稳

不做剧烈运动

不进食,不喝含咖啡、酒和茶等可使心率血压变化的饮料

不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需要按医嘱服用)

排空膀胱

同时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时不要讲话

结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血压情况

诊室血压需非同日、3次静息状态下

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什么是有效控制血压

血压达标且能长期维持,最终能延缓甚至防止靶器官损伤即为“有效”。

以每次就诊测得的诊室血压为标准

1. 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目标为 <140/90 mmHg

2. 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已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或慢性肾病患者)的收缩压治疗目标为 <130 mmHg

高血压患者长期诊室随访频率

1.在开始或更换抗高血压药物后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直到患者达到目标血压。

2.对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每 3~6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3.期间有不适需要及时就诊。

健康长寿是测量和控制血压的最终目标

血压稳定是我们表面上可监测观察的,维持血压平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

1.改善当下的症状,缓解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胸闷气促等;

2.改善长期的预后,保护血管和靶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衰竭等事件的发生率。

为了长期维持血压稳定,我们需要这样做

1、改善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是高血压,也是其他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疗基石。

2、药物治疗

我们要遵循医嘱,尽早开始并且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常见降压药物如下表。

降压药物的用药原则

1. 小剂量: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开始降压治疗,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则需逐步增加剂量。

2. 长效制剂:优先使用一天一次,持续24小时降压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3. 联合用药:部分患者使用小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常需要联合治疗。

4. 个体化:根据药物效果和耐受性情况不同,选择适合患者个人的降压药物。

对于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十万个为什么

是不是吃了几天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停药了?

是不是没什么没事不用吃,不舒服的时候再吃药就够了?

然而不同于胃肠炎等急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身血压调节功能已经紊乱,只有部分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血压,多数患者仍然需要药物来维持。

一旦停药或随意减药极易导致血压波动,对血管和器官的影响可能更大,重新开始服药可能需要更大剂量或更多种类的降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水平。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时,需同时完善高血压合并症和继发症的相关检查,并对整体的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

除了血压本身,我们还需要对血脂血糖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器官,实现健康长寿的心愿。

参考文献:

1. World Hypertension Day 2022 - PAHO/WHO |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2.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ypertension

转自:双鸭山科研小黑屋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