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系列专题(第33期)‖爱国主义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2/3/23 17:13:17  阅读:418 发布者:chichi77

编者按】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将于 2022 年秋季启动,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于2025年参加新高考。西安市教科院多年来致力于高考研究暨全市高中毕业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在新课程教学指导及科学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迎接新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挑战,市教科院提前谋划研究,于20191月率先在全市设立了新课标新高考教学研究基地175所学校,涵盖高中13个学科。

在我省3+1+2”新高考模式下,探索新课标下的新课程实施,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新挑战,探索其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此,市教科院策划推出“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系列专题,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与教科研能力,助推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有效实施。

作者简介:

祁世正,西安高新区第五高级中学美术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 美术表现素养、审美判断素养、创意实践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在高中鉴赏课程中,对具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层次剖析,对学生正确意识形态的养成至关重要。新教材选取了大量体现爱国主义的经典作品,如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建筑《慕田峪长城》、建筑《国家体育场》、油画《开国大典》等,我结合实际,从课前准备、课堂设问、社团活动和研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1.课前指导具有针对性,资料搜集方向明确

高中美术课程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感知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爱国主义相关作品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完成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干预,对资料搜集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在教学活动前需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如书籍、网络、手机APP、博物馆展览等)查找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了解作品的内涵或者寓意;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材料,认识材质之美对艺术作品核心思想表达的重要作用;学生可联系已有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联想,例如语文学科、政治学科、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

例如:在《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主题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搜集画家董希文的生平和《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绘画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作品内涵上都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开国大典》的构图如何?作品与实景照片有哪些区别?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时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结合政治学科、历史学科与此相关的知识,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时感悟艺术作品的内涵,为深度认知做好准备。

2.课堂设问具备有效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课堂设问应具有逻辑性,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要想通过美术作品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美术教师就要在设问上下足功夫。教师要预先对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加强知识储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美术作品独特的时代背景、创作土壤等问题,促进学生剖析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时代之镜|中国现代美术》这一单元,开篇印有李可染的中国画(轴)《万山红遍》,创作于1964年。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万山红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它是用什么画材绘制而成?它让我们联想到哪些诗词?艺术家创作的意图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创作背景?现当代艺术在今天如何肩负起文化复兴的大旗呢?”问题层层递进,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从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创作,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时代精神。最终让学生由表及里的感受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深化爱国主义认知

教师可以在“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因素统整教学资源。教师要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学情,设置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参观、校园艺术节活动、社团活动、拜访民间艺术家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丰富爱国主义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匠心之用|雕塑艺术》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西安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到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或汉唐时期大量的雕塑遗迹进行研学实践:第一种形式,参观中,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把感兴趣的兵马俑面部拍摄下来,并搭配文字,讲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第二种形式,教师将学生分组,分任务开展写生活动,运用手绘线条形式画出兵马俑不同的服装、发型、兵器等,绘画结束后尝试归类与分析;第三种形式,开展“我当讲解员”的活动,将第一课堂的知识运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

总之,在“新高考 新教材 新课程”引领下,高中美术教学在增强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在美术鉴赏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提倡每一位美术教师行动起来,真实利用好教材,利用好身边的美术资源,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