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4条记录
[摘要]:新经学(第一辑)主编:邓秉元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7-3页数:306丛书:新經學ISBN:9787208143593经学死亡了吗?这种观点今天已不必作答,因为“道之不绝在人”。凡有儒学义理处,便有经学。大道所在,便是中国。对于回到经学的声音,似乎也应该作一反思。01作为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基石的经学,本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所在。但自从20世纪以来,却连如何界定都成了问题,各种观点纷然杂陈。一...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7:3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书店出版社,作者王宏志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国人无不知之。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英国国家档案馆藏鸦片战争史稿》,英文原稿由英国陆军部战史馆依据各类一手史料于1900年前后编纂,撰成后即先后藏于英国国防部档案馆和英国国家档案馆。书中所依材料,虽然不免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但对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以批判的眼光借鉴。今特刊发本译著审校者王宏志教授为本...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6:58]
[摘要]:牛顿的颜色理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常识”和“习惯”一一我们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谱色”是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了,没有人愿意怀疑和否定这种“基本知识”。但我们必须再三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人如何学习颜色名称的含义?正如作者维特根斯坦所说:“在每一个比较严肃的哲学问题中,不可靠性直抵根底。我们不得不总是准备好去学习某种全新的东西。”[奥]维特根斯坦著孙周兴译定价:...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6:18]
[摘要]:说起周良霄先生,研究蒙元史的学者想必都听过先生的大名。周良霄先生1931年生于湖南新邵,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内蒙古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处任职。出版专著有《忽必烈》《皇帝与皇权》,译著有《出使蒙古记》《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合著有《中国通史》第七册、《北京史》、《元代史》等,是蒙古史、元史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家、名家。周良霄先生照片《忽必烈》一书初版于19...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5:37]
[摘要]:寻常的食物背后暗藏宏伟的叙事为历史的魅力浮一大白!改变世界的食物(日)玉造润 著王潮译定价:56.00元东方出版社丨2022.10查理曼大帝的勃艮第葡萄酒制造业葡萄酒的历史就是欧洲的历史,或者换句话说,葡萄酒的历史就是法国建国的历史。最开始喜爱饮用葡萄酒的是古罗马帝国的居民们。正是因为他们计划在阿尔卑斯山北部种植葡萄的想法,才有了后来法国蓬勃发展的葡萄酒酿造业。在罗马帝国时期,高卢地区最繁华的城市...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4:36]
[摘要]: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邪恶的成分,因此,一种合理的制度一定要尽力约束人性中的邪恶,而一种糟糕的制度则会不断激发人性深处的幽暗。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醒我们,如果人们被一块“无知之幕”遮盖,这块幕布让人们暂时不知道自己将处于何种阶层、性别或民族,也不知自己的教育水平,身体健康还是病弱,家境贫穷还是富裕,那么人们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是纯粹的弱肉强食的功利主义吗?当然不是,你不能保证自己一定生长在富贵...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2:16]
[摘要]:收录著名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家阎步克在“秩级”与“服等”两大问题上的经典著述,通过建构“技术原理”来指导自身研究;中国古代官阶制度、服饰等级制度研究佳作。——编辑推荐《秩级与服等》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作者:阎步克精彩书摘我在《论汉代禄秩从属于职位》及《略论汉代禄秩的特质和倾向》二文之中,引入了“品位—职位”视角,意在揭示秦汉禄秩等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居其职方有其秩,居其职则从其秩。”由“若干石...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1:45]
[摘要]:《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修订版)》孙卫国著书号:978-7-220-12078-7壹卷·四川人民出版社定价:89.00元本书为研究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的学术专著。在朝鲜成为清朝藩属国后,朝鲜王朝王室、儒林士人、明遗民后裔仍崇祀明朝三帝、暗中遵用明朝正朔、撰修明史。本书即以这一问题为中心,结合朝鲜历史上正统观、慕华观、事大观、华夷观等主流文化心态的阐释...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1:16]
[摘要]:年轻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两套书文:张鸣 编:先知书店对于我们这种吃教书饭的人来说,读书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事情,属于日常的一种习惯,既用不着想起,当然也不会忘记。从打会看书起到今天,所读过的书不算多,但也没办法统计,要说什么书对自己思想的形成起的作用最大?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呢?仔细想想,还就数年轻时候读过的两套书,印象深刻。这两套书,刚好一套20本。-1-《鲁迅全集》1974年,那年我17岁,中...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0:44]
[摘要]:作者:赵超构;转自:历史学人1944年6—7月间,重庆《新民报》主笔赵超构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访团赴延安采访,采写了全程见闻。本文记述了记者团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的情形。因为谈到了延安作家的生活,不妨带便叙一叙6月26日延安文化界座谈会的情形。那天的座谈会,可与14日文化沟的群众大会先后辉映。延安当局在14日的大会中教我们看一看延安群众的“颜色”;而在文化座谈会中,则把延安作家的战斗情绪充分表现给我... [发表时间:2022/12/23 11:30:1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