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4条记录
[摘要]:新史学(第16卷)——历史的尘埃:微观历史专辑ISBN:978-7-5228-1193-2定价:98元王笛主编《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6卷,主题为“历史的尘埃:微观历史专辑”,聚焦于“微观史”,分为四个主题:“历史尘埃下的个人”“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信仰的力量”“争夺城市空间的搏斗”,共计11篇文章,其中不... [发表时间:2023/3/31 15:15:04]
[摘要]:一部非虚构历史文化随笔。从“陇坂”这一地理概念切入,围绕秦皇汉武、李广杜甫等12位历史人物,追述由秦到清两千年来发生在陇山东西两侧的冲突与融合、分裂与统一。广雅出品。翻越陇坂书名:翻越陇坂:从东西互动到天下中国著者:阎海军著广雅出品书号:978-7-5598-5507-7出版时间:2023年2月定价:68.00元本书是一部非虚构历史文化随笔。陇坂是早期中国东西互动的轴心,聚合并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共同... [发表时间:2023/3/31 15:14:22]
[摘要]:1221年,在阿姆河上游的铁尔梅兹(即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一个被蒙古士兵俘获的女人承认自己出于保护目的吞下了几颗珍珠,她被当即处决并开膛破肚。找寻到几颗珍珠后,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把所有死者的肚子都剖开”,以期发现更多珍珠。1226年,成吉思汗的铁骑抵达女真境内。女真国王听闻成吉思汗来到,便遣使送礼请降,其中包括一盘大圆珍珠。成吉思汗下令将珍珠赐给耳上穿孔的人,每人一颗。当时耳朵没有穿孔的人马上给... [发表时间:2023/3/31 15:13:10]
[摘要]:为什么一位日本学者下定决心要给衰朽的中华帝国写一部宪法?本书从法律文本出发,呈现一位日本学者对晚清中国宪制的全面思考,从法制层面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学问出品大清宪法案书名:大清宪法案著者:[日]北鬼三郎彭剑译 霍耀林校广西师大社·大学问出品书号:978-7-5598-5647-0出版时间:2023年3月定价:88.00元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清末宪法的学术作品。作者在清末起草了一部《大清... [发表时间:2023/3/31 15:11:08]
[摘要]:《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新编版)王廷信 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作者曾于2011年编过《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反映截至当时的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方法以及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文献。该书出版后颇受欢迎,已在市场脱销。从去年到今年,不少读者来电询问该书的再版事宜,东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希望再版该书。因此,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吸收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重新编辑该书,以《艺术学的理论与方... [发表时间:2023/3/31 13:38:42]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学术通讯,作者郑戈全文转载自“三联学术通讯”微信公众平台在当下的法学教育中,我们创造了很多词汇,却没能讲出多少道理。那么,我们还如何能让人们相信法学是一门讲道理的学问?道理显然不是靠专业的人堆砌出来的,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也就是必须能够让不以法律为业的人也认为你讲得很有道理。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法律简史》以一套一以贯之的逻辑打通了法学内部各部门法之间的壁垒,也打破了法学... [发表时间:2023/3/31 9:56:35]
[摘要]: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重点讲义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体系书。其一,打破传统“总论-分论”的编排,以自洽的逻辑展开阐述,突出知识的体系性。其二,立足现行民事执行法规范,直面民事执行重点、难点问题,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其三,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以一则完整的案例导入民事执行程序与概念,在各章节穿插使用设例,突出知识的情境性。本书可供法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立法机关、司... [发表时间:2023/3/31 9:49:50]
[摘要]:内容简介当前国内三种主流法律史研究范式——历史学研究范式、社会学研究范式、法理学研究范式,虽对推进我国法律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却无法协调“历史”“事实”“社会”“人”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冲突”。法律史的人类学研究范式,不仅能有效解决三种主流研究范式中存在的“冲突”,还能让法律史的知识生产过程更加理性化,让法律史的知识更具科学性。本书以格拉克曼部落社会司法过程学术思想为考察对象,在全面揭... [发表时间:2023/3/31 9:47:30]
[摘要]:《自动驾驶汽车的私法挑战与应对研究》深读│高圣平:人工智能时代私法的“守卫者”摘要:系统回应自动驾驶汽车产业落地所带来的私法挑战理论与实践并重|聚焦理论探讨 关注行业发展 推动产业落地本土与国际并重|梳理法律政策 立足本土现状 融合国际视野法律与伦理并重|应对私法挑战 厘清伦理困境 构建规则体系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现行的法律制度带来了挑战。自动驾驶... [发表时间:2023/3/31 9:37:00]
[摘要]:从互联网阅读和浏览习惯,到智能手机定位数据,从智能手环的活动和睡眠模式数据,到锁定在我们细胞内的独特基因编码……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隐私泄露风险,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说,“隐私时代已经结束”。隐私真的已死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科赫杰出教授尼尔·理查兹告诉我们,隐私并未死去,也不该死去,许多宣扬“隐私之死”的人其实是在寻求隐私的死亡,以便自己从中获利。隐私的未来就是我们社会的未来,因而我们每... [发表时间:2023/3/31 9:33:1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