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4条记录

  • 71012.别人一年几篇C刊,读博的你慕了吗?

    [摘要]:有的博士师兄师姐一年发表几篇C刊,读博四年来C刊十几篇,甚至几十篇,对于他(她)们来说发表C刊小菜一碟,以此获得各种奖励和硬气的资本。有的博士师兄师姐一年也发表不了一篇C刊,甚至读博四年来都不能获得一篇文章的发表,对于他(她)们来说发表C刊无异于难如登天,最终延毕,甚至被清退。诚然,博士数量越来越多,博士发表越来越内卷,发表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时候发表不仅看你论文的质量,还有部分运气。但是能不能发... [发表时间:2022/2/28 17:00:57]

  • 71013.5年12篇一作SCI,这位90后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摘要]:2月24日,中华医学会发布了《关于拟提名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名单的公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吕佳蔚入选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01治愈患者,我也感到满足和开心吕佳蔚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本科轮转期间,她对肿瘤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肿瘤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与患者产生共情,并在治愈他们的过程中感到极大的满足和开... [发表时间:2022/2/28 16:50:49]

  • 71016.学术 | 周光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7条的刑法外溢

    [摘要]:被害人受欺骗的承诺与法益处分目的错误——结合检例第140号等案例的研究作者: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刑事法杂志”。摘  要   对于被害人受欺骗后所作承诺效力的认定,法益关系错误说总体上具有合理性。但是,传统上对于法益关系的理解较为狭窄,难以将其运用到欺骗他人捐献器官、侵犯个人信息的某些场合。为此,应当将法益处分目的错误纳入审查视... [发表时间:2022/2/28 15:37:12]

  • 71020.该省第二位院士,获一次性2500万奖励!

    [摘要]:据广西大学官网,近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审定,广西财政厅下达自治区人民政府嘉奖王双飞院士及其培养单位一次性奖励资金2500万元。其中,给予王双飞院士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用于支持其个人及团队开展科学研究,经费使用由其自主安排;给予王双飞院士培养单位广西大学20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用于学科、专业及相关平台建设。下一步,广西财政厅将会同广西党委组织部、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人才主... [发表时间:2022/2/28 15:11:07]

  • 71017.实习 | 微软亚洲研究院“明日之星”开放岗位

    [摘要]:2022年已经启程!还在寻找大展身手的机会吗?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岗位吧~▼MSRAsia(北京)数据、知识、智能组组别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DKI(Data,Knowledge&Intelligence)Area致力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数据交互。数据可视化的研究。探索全新的数据分析,展示,交互技术,让数据和数据中的发现故事被高效地理解、广泛地传播。数据智能是一个典型的交叉领域,综合了自然语言处理、... [发表时间:2022/2/28 15:33:43]

  • 71011.为什么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也去高校当老师?

    [摘要]:最近,有网友在知乎发问:“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这位网友表示,自己博士期间已经被压榨的全无科研兴趣了,导师不懂还不愿意听学生的,全凭他个人的感性认识。况且现在高校内卷如此严重,薪酬低的可怜,压力如此巨大。所以实在不能理解导师想让自己学生去高校的心理。近几年来,求职高校的内卷程度和压力指数确实是与日俱增,几年前可以拿到编制内正高的成果,现在去可能连特聘正高都拿不到... [发表时间:2022/2/28 17:04:40]

  • 71019.老实说,我们的科研只能发论文!

    [摘要]:我们的科研成果为什么只能发论文?这是一个被全民关注且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我们的研究本质上属于跟风和继承,哪里热门就潮水般涌向哪里。所有人的研究工作无非源自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师门学说,将博士研究工作发扬光大,特别是海龟派,带着一堆JACS、Angwante,甚至NSC归来,不借助师门的东风多发几篇高水平论文,名利双收,... [发表时间:2022/2/28 15:14:58]

  • 71015.颜宁回怼:你让我引用我就引用?

    [摘要]:近日,科研女神颜宁(ID:nyouyou)为投稿不顺在新浪微博发文,到底怎么回事?如下:颜宁在微博说到:"气的半死:有个组整天overinterprete(过度解释)他们的结果,不止一次根本就是misleading(误导)。一篇这样也就罢了,连续好几篇。人家一辈子都做这个,所以什么paper都能发出来?reviewer们是不是都徒子徒孙啊?结果,我还被reviewer不断要求引用对方错误结果,还得... [发表时间:2022/2/28 15:40:41]

  • 71018.杜焕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的“双一流”建设重点(附人大法学,何以稳居“双一流”!)

    [摘要]: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村村嘉宾简介:杜焕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学科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双一流”建设以来的成效、“双一流”建设存在的难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规划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 [发表时间:2022/2/28 15:25:48]

  • 71014.30岁辞职考博,导师以为我会继续做学术,我却……

    [摘要]: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学术志(ID:xueshuzhi001),作者:宏宇。毕业四年后,我收到了导师的邮件。依然是那串熟悉的地址,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名字,依然是打开邮件时的担心和惶恐,在这个秋天的雨夜,彷佛一下子回到了读博的那段日子。30岁考博,成了导师的关门弟子那时候,我三十岁,第二次考博。过线的有十几名考生,导师“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我,她回信说:“你的基础不好,但是人还踏实,写的信也让我感动... [发表时间:2022/2/28 16:06:26]

首页<<7099710071017102710371047105>>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4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