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碳具有形成各种共价键的能力,使其能够采用非常多的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被称为同素异形体。其中一些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金刚石,已被广泛使用了几个世纪。其他同素异形体,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由于其潜在的革命性技术应用,在过去三十年中备受关注。今日,同济大学许维教授课题组报告了两种新碳分子形式的合成和表征。这些发现为备受争议的全碳环(称为环碳)的性质和结构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On... [发表时间:2024/1/26 14:13:58]
[摘要]:MXene的凝胶化有望组装用于各种应用的3D导电和催化单片。然而,可控装配和功能定制仍然具有挑战性。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吕伟副教授通过“一石二鸟”引发剂(金属卤化物,通常为ZnI2),使MXene的可控凝胶化得以实现,从而产生一种硫宿主,它不仅能稳定锂硫电池的正极,还能稳定锂金属负极。研究显示,Zn2+阳离子会触发凝胶化并充当MXene纳米片(NSs)之间的连接体,而碘阴离子作为间隔物避... [发表时间:2024/1/26 14:12:53]
[摘要]:隔膜作为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性能的一种手段,在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中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高倍率情况下。然而,快速充放电过程会产生局部热量积累,从而加快Li+的局部反应速度,形成锂枝晶。由于热稳定性较差,商用聚烯烃隔膜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何伟东教授提出了一种核壳结构,通过粘附聚多巴胺(PDA)包裹的碳纳米管(CNT)来增强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体。研... [发表时间:2024/1/26 14:12:13]
[摘要]:在室温环境中能形成高能量(2.0eV)和长寿命(0.1s)的电荷转移型三重激发态(3CT)的纯有机化合物对于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等研究领域极具研究意义。然而,已见诸报道的长寿命单分子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SMOP),其三重激发态几乎都由局域激发态(3LE)跃迁属性所主导。3CT态寿命能超过0.1s的SMOP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此类材料的理性分子结构设计策略至今尚未被厘清。目前构建纯有机... [发表时间:2024/1/26 14:11:12]
[摘要]:微藻作为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具有高效固碳效率,能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油脂、蛋白等多种生物基产品,是解决碳中和、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的有效途径。精准调控微藻的细胞行为,例如形成芽孢(休眠体)或萌发,对于调节高价值代谢产物的生产以及保护微藻免受胁迫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利用纳米技术调控细胞与环境之间的表界面化学为动态调控生物行为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在微生物细胞与哺乳动物细胞的行为调控方面已取得显著... [发表时间:2024/1/26 14:10:39]
[摘要]: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称为全球共同应对的挑战,高效捕集CO2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技术之一。混合基质膜兼具填料的高渗透性和抗老化性以及聚合物的可加工性和易规模化制备的优势,广泛用于构建高性能CO2分离膜。然而,由于多孔MOF填料与聚合物间理化性质差异,使填料的负载量低且易于聚集,难以构成MOF连续通道,制约了高渗透性气体分离膜的制备。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安全福教授团队提出“休眠-双重... [发表时间:2024/1/26 14:10:11]
[摘要]: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陆延青教授、王瑜副教授、马玲玲准聘助理教授团队和新疆大学黄岭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材料学期刊《响应材料》(Responsive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Stimuli‐responsiveactivematerialsfordynamiccontroloflightfield”的特邀综述,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该论文首次以刺激响应为主线,选取软物质液晶、丝蛋... [发表时间:2024/1/26 14:08:58]
[摘要]:近日,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林大斌教授等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CananDagdeviren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Aconformablephased-arrayultrasoundpatchforbladdervolumemonitoring)以研究长文(ResearchArticle)形式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Electronics》(影响因子34.3,工程技术1区To... [发表时间:2024/1/26 14:08:09]
[摘要]:近日,苏州大学陈红教授、陈高健教授在学术期刊ChemicalScience上发表题为Advancingcellsurfacemodificationinmammaliancellswithsyntheticmolecules的综述。文章回顾了利用合成分子修饰细胞表面的最新进展,并分别讨论了不同的修饰策略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同时对这一迅速发展领域当前的挑战和未来潜在的机遇进行了展望。该文章旨在向... [发表时间:2024/1/26 14:07:26]
[摘要]:随着分离膜制备技术的进步,具有不对称特性的复合膜在液体分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此类分离膜的制备过程中,电纺技术得益于其灵活的孔道构建方法,在定制不对称化学性质和可调节的层级结构的过程中极具优势。图1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各类膜分离过程中传质过程优化机理示意图近期,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孙世鹏教授与常州大学陆天丹博士就电纺技术在构造液体分离膜以提高分离效率的研究方向上做了深入的讨论和... [发表时间:2024/1/26 14:06:4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