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蜕变(3)

    类别:故事 作者:三木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5/8/14 7:59:39 网友阅读:34次 网友推荐:0次  字号:   

    三、630分!

    时间仿佛被黏稠的焦糖裹住,沉重而缓慢地向前拖行。一千多个日夜,那些被习题浸透、被笔尖磨出薄茧的时光,连同考后十几天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煎熬,终于汇聚成今天这个燥热的夏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

    唐雨沐坐在客厅里,空调的冷风也吹不散心头的烦闷。父母特意请了假在家,陪她一起等待那个决定命运的数字。母亲不停地擦着明明很干净的茶几,父亲则一遍遍刷新着空空如也的考试院官网页面,指尖在鼠标上留下湿热的汗印。每一次刷新的空白,都像一根无形的线,将屋内的空气又勒紧一分。

    “妈,爸,”雨沐猛地站起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我…我约了小天去超市门口帮忙发会儿传单。”她需要逃离这令人窒息的等待,需要人群的喧闹和阳光的灼热来分散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心跳。

    母亲担忧地看了她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句:“早点回来,分数……”

    “知道了。”雨沐几乎是逃也似的出了门。

    超市门口人声鼎沸,车流喧嚣。她把一叠厚厚的促销传单塞进小天手里,指尖冰凉。小天,她的同桌兼死党,此刻脸上也是同款的茫然和强装的镇定。两人笨拙地将传单递向匆匆而过的行人,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各自口袋里的手机。

    时间像一头年迈的驴,在滚烫的磨道上步履蹒跚,一圈又一圈,缓慢得令人绝望。好不容易熬过了正午,灼热的阳光晒得人发昏。雨沐和小天躲进超市的冷气里,买了点零食,坐在角落的塑料椅上。

    “你说…系统不会崩溃吧?”小天撕开一袋薯片,机械地往嘴里塞,眼神空洞。

    “乌鸦嘴。”雨沐低声反驳,手指却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指甲几乎陷进柔软的布料里。她点开手机,考试院官网那刺眼的公告再次映入眼帘:“因访问量激增,分数查询开放时间推迟至下午……”后面那个模糊的时间点,此刻像悬在头顶的钝刀。

    “又推迟了…”小天也看到了,声音干涩,“时间这东西,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啊。”她胡乱引了一句,却意外地贴合了此刻被无限拉长的煎熬。

    就在这时,雨沐的手机尖锐地响起,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她心头猛地一坠,手忙脚乱地接起。

    “沐沐!快回来!”母亲的声音又急又尖,穿透了超市的背景音,“你姑姑也赶过来了!都在等你!注意安全啊,快点!”

    最后那个“快”字,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和一种即将爆发的临界感。雨沐和小天对视一眼,同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连告别都忘了说,抓起各自的东西就朝家的方向狂奔。

    冲进家门,小小的客厅里已经挤满了人。姑姑、表哥,还有几个平时走动近的亲戚,全都围在父亲身后。父亲坐在电脑前,身体微微前倾,屏幕上正是那个无数次刷新过的考试院查询页面。母亲站在一旁,脸色紧张得发白,双手紧紧攥在一起。

    “快,沐沐,快过来!”姑姑一把将她拉到电脑前。

    空气凝固了,只听见电脑主机风扇低沉的嗡鸣和几声压抑的呼吸。父亲握着鼠标的手,肉眼可见地在颤抖,像风中残烛。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然后,一个字母、一个数字,缓慢而郑重地敲击着键盘。姓名:唐雨沐。准考证号……身份证号……

    每一个按键的轻响,都像重锤砸在雨沐的心上。她屏住了呼吸,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泛白的月牙痕。她不敢看屏幕,目光死死盯着父亲那因用力而指节泛白的手,仿佛那是连接着悬崖的唯一绳索。

    终于,父亲的手指悬停在“查询”按钮上。他回头看了雨沐一眼,那眼神里盛满了她从未见过的凝重和期望。然后,他像是用尽了毕生的勇气,指尖重重地按了下去。

    页面瞬间刷新!

    时间在那一刻被无限拉长,又瞬间压缩。屏幕上大片空白的背景中,几行黑色的字迹骤然跳出,清晰得刺眼:

    考生姓名:唐雨沐

    总分:630

    “630分!”父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破音,猛地喊了出来,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瞬间炸开了满室的寂静。

    “什……什么?”母亲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几乎是扑到屏幕前,脸几乎要贴上显示器,“对吗?没看错?再查一遍!快再查一遍!”

    父亲的手抖得更厉害了,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他颤抖着,固执地再次输入信息,再次按下查询。屏幕闪烁,那几行字纹丝不动,固执地宣告着同一个结果:

    考生姓名:唐雨沐

    总分:630

    “是真的!是真的!630!沐沐!630分啊!”母亲的声音彻底变了调,带着哭腔,猛地转身一把抱住了呆立当场的雨沐。滚烫的眼泪汹涌而出,瞬间濡湿了雨沐肩头的衣料。那是喜悦的岩浆,是积压了太久、太重的压力与期盼终于决堤的洪流。姑姑、表哥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祝贺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雨沐却像被施了定身咒。她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三个阿拉伯数字,630。那么小,那么普通,却又重若千钧,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混沌的意识。一千多个日夜的灯火,无数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欧阳老师镜片后那温和又带着严厉的目光,清晨微凉的空气,深夜台灯下疲惫的剪影……所有的画面、声音、气味,在这一刻疯狂地涌入脑海,又瞬间被这简单的数字定格、照亮。

    巨大的、失重般的眩晕感猛地攫住了她。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血液冲上头顶。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从心口炸开,瞬间席卷四肢百骸。

    “啊——!”她猛地抱紧了怀里的母亲,用尽全身力气,几乎是嘶喊着,声音带着狂喜的颤抖和冲破一切的锐利:“我成功了!妈!我成功了!”

    泪水终于决堤,汹涌地滚落,烫得惊人。这是属于她的胜利,是她用汗水和意志在千军万马中杀出的血路!

    喧嚣中,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跳了出来,带着灼热的温度。她猛地松开母亲,手忙脚乱地翻找自己的手机,指尖因为激动而变得笨拙。

    “我要告诉老师!告诉欧阳老师!”她的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

    屏幕解锁,找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欧阳老师。拨号键按下,她把手机紧紧贴在耳边,手心里的汗让手机壳变得滑腻。等待音响了两声,快得令人心慌,电话就被接通了。

    “喂?雨沐?”欧阳老师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背景有些安静,似乎是在办公室或书房。

    “老师…我…我考了…”雨沐一开口,声音就不争气地哽住了,带着剧烈的颤抖,像绷紧的琴弦。她用力吸了口气,强行压下喉咙里的哽咽,“我考了630分!”

    电话那头陷入了一秒短暂的沉默。这沉默短得几乎难以察觉,却让雨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随即,欧阳老师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一种雨沐从未听过的、强烈而纯粹的喜悦,清晰地穿透电波,每一个字都像跳动的音符:

    “630?!好!太好了!雨沐!这…这真是意想不到啊!太好了!恭喜恭喜!祝贺祝贺!”他的声音同样有些变调,同样带着激动的喘息,那“意想不到”四个字,充满了巨大的惊喜和肯定。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为她的突破极限而由衷的欢呼。

    这熟悉的声音,这毫不掩饰的激动,像一股暖流瞬间包裹了雨沐。她握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老师一遍遍的“恭喜”、“祝贺”,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仿佛要融化在这巨大的幸福里。脸颊滚烫,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怎么也压不下来。

    母亲从激动中稍稍平复,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示意她把电话递过来。雨沐有些不舍地将手机递给母亲。

    “欧阳老师!哎呀,真是太感谢您了!”母亲的声音充满了感激和喜悦,“没有您这三年的悉心教导,沐沐哪能有今天这个成绩啊!您是她的大恩人!我们全家都特别特别感谢您!……”母亲对着电话那头,热切地表达着谢意。

    雨沐站在一旁,听着母亲和老师的对话,耳朵尖依旧滚烫。她拿出自己的手机,指尖飞快地滑动,找到同桌小天的头像。

    “小天!我630!”她飞快地输入,发送。几乎是立刻,小天的回复就跳了出来:“卧槽!唐雨沐你牛逼炸了!!!我618!稳了!!”后面跟着一连串激动到变形的表情包。

    618!小天也考得这么好!巨大的喜悦再次叠加。雨沐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点开那个名为“高三(2)班冲锋队”的群聊。此刻群里已经炸开了锅,不断有同学在报分,分数一个比一个跳出来,夹杂着狂喜的惊叹和互相打气的鼓励。整个屏幕被刷得飞快。

    雨沐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敲击:“唐雨沐,630。” 然后,按下了发送。

    消息发出的一刹那,整个群聊像是被按下了短暂的静音键。紧接着,是更加汹涌的爆炸!

    “???!!!”

    “630!!!学神!!!”

    “唐雨沐你是我的神!!!”

    红色的感叹号和一连串的膜拜表情瞬间刷屏。班主任张老师、数学王老师、英语李老师……几乎所有任课老师的头像都亮了起来,纷纷发出祝贺。

    “唐雨沐同学,恭喜!实至名归!”

    “太棒了!为你骄傲!”

    “付出终有回报,恭喜圆梦!”

    一条条真诚的祝福在屏幕上滚动,雨沐看着,心里暖暖的,充满了被认可的满足。她笑着,手指滑动屏幕,下意识地,一遍遍刷新着消息列表。

    一个名字始终沉默着。

    那个刚刚在电话里激动地向她祝贺的人——欧阳老师。他的头像安安静静地躺在列表里,没有任何动静。没有祝贺,没有表情,连一个点赞都没有。

    这不对劲。雨沐的心头掠过一丝极淡的疑惑,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荡开细微的涟漪。欧阳老师平时在群里最是活跃,插科打诨,妙语连珠,是公认的“气氛组组长”。今天这样全班沸腾、尤其还是她——这个他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学生取得如此耀眼成绩的时刻,他怎么会如此沉默?

    这完全不是他大大咧咧的风格。

    就在这缕疑惑悄然弥漫开,几乎要沉淀成一丝难以言说的失落时,手机屏幕猛地一亮。

    那个沉寂的头像旁,一个鲜红的“1”跳了出来。

    是欧阳老师!

    雨沐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指尖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点开了消息。

    首先弹出来的,是一个最普通的系统自带的[祝贺]表情,一个咧嘴大笑的黄色圆脸。

    紧接着,是一张图片。点开,是几行手写的字,笔力遒劲,带着他特有的洒脱:

    《如梦令·出榜》

    犹记春闱惊心,

    无眠不知昼夜。

    期盼出榜日,

    无奈网络齐堵。

    输入,输入,

    高出一本无数!

    雨沐的目光瞬间被钉在了那几行墨迹上。尤其是最后那句“高出一本无数”!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他亲历般的紧张等待(“犹记春闱惊心,无眠不知昼夜”),是那份感同身受的焦灼(“无奈网络齐堵”),以及最终尘埃落定后那毫不掩饰的、巨大的欣慰与骄傲(“输入,输入,高出一本无数!”)。

    这不再是老师对学生公式化的祝贺。这是一首即时创作的小令,是心血来潮的分享,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看到了她的分数,他为她狂喜,甚至这份喜悦让他有了吟诗填词的冲动!这比群里千篇一律的“恭喜”要私密、要特别、要珍贵无数倍!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猛地冲上心田,瞬间驱散了刚才那一闪而过的阴霾。雨沐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脸颊又开始发烫,甚至比刚才报分时更甚。她仿佛能看到电话那头,欧阳老师放下手机后,或许正对着窗外舒心地笑着,镜片后的眼睛弯起愉悦的弧度,或许还带着点得意的神采,为自己这份别出心裁的祝贺方式。

    果然,还是那个才华横溢、永远别具一格的欧阳老师啊!

    她飞快地在群里回复了一个[谢谢老师]的表情,手指顿了顿,又单独点开欧阳老师的头像,在私聊对话框里郑重地输入:“谢谢欧阳老师!谢谢您!您的词真好!” 犹豫了一下,又加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发送!

    窗外,夏日的阳光炽烈耀眼,透过窗户玻璃,在客厅光洁的地砖上投下明晃晃的光斑,亮得有些晃眼。亲戚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志愿、学校、未来,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母亲拉着姑姑的手,还在激动地讲述着什么。父亲拿着手机,已经开始兴奋地查找往年录取分数线。

    雨沐握着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和欧阳老师那个简短的私聊对话框上。那句“您的词真好”和那个小小的笑脸,静静地躺在发送栏下方。

    巨大的喜悦像潮水般慢慢退去,留下一种奇异的、带着轻微眩晕的平静,沉甸甸地落在心口。630分,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数字,此刻真实地烙印在她的名字后面。它像一把金色的钥匙,即将为她打开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在这片喧闹的、被阳光和喜悦充满的空间里,雨沐却感到一丝难以捕捉的、奇异的抽离感。仿佛灵魂的一部分还停留在那个拨通电话的瞬间,停留在听到他声音里那份毫不掩饰的激动时,心跳骤停又狂跳的刹那;停留在看到那首专属小令时,心头涌起的滚烫暖流里。

    她抬起头,目光无意识地掠过窗台上那盆郁郁葱葱的绿萝。阳光穿过叶片,脉络清晰,绿得生机勃勃。就在刚才,欧阳老师那带着笑意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意想不到啊!恭喜恭喜!” 那声音里饱含的惊喜和欣慰,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开,久久不散。

    还有那首《如梦令》……“高出一本无数”。他懂,他完全懂这个分数对于她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灯火、无数张写满的试卷、无数次想要放弃却又咬牙挺住的瞬间换来的。这份懂得,比分数本身更让她心头发烫。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她点开手机相册,里面存着几张高三最后冲刺阶段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某个黄昏,在空荡荡的教室。她埋头苦算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眉头紧锁,夕阳的金辉斜斜地穿过窗户,恰好勾勒出欧阳老师微微俯身、指着她草稿纸某处的侧影。他神情专注,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锐利。照片有些模糊,只抓拍到一个瞬间,却清晰地记录下了他指尖点在纸上的那个位置,以及她当时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神情。

    这张照片她珍藏了很久,从未给任何人看过。此刻,她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着。要不要发给他?作为一个更私密的感谢?分享这份成功的源头?

    指尖在发送键上方悬停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移开了。不行。太……太刻意了。她退出了相册,指尖却带着一丝留恋,轻轻拂过冰冷的屏幕,仿佛能触摸到照片里那个定格的黄昏。

    客厅里的喧闹声浪似乎更高了。姑姑正拍着父亲的肩膀,大声说着:“……这分数,清北不敢说,C9联盟顶尖那几个专业肯定能冲一冲!金融!计算机!都是好出路!”表哥在一旁附和:“对对对,要不就学医!稳定!”

    这些曾经让她心潮澎湃的名词——“清北”、“C9”、“金融”、“计算机”——此刻灌入耳中,却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有些模糊不清。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机,冰凉的塑料外壳硌着掌心。

    真正清晰浮现在脑海的,却是另一个午后。也是在办公室,只有她和欧阳老师。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她为一次模拟考理综的惨败而情绪低落,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抽动。

    欧阳老师没有立刻安慰她。他放下手中的红笔,沉默了片刻。办公室里只有雨滴敲打窗棂的细碎声响,和墙上挂钟单调的“嘀嗒”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雨声:

    “雨沐,抬起头来。” 她吸着鼻子,抬起泪眼朦胧的脸。

    他的目光透过镜片,平静地看着她,没有责备,也没有空洞的鼓励。“分数只是一时的刻度,”他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那本厚厚的《古文观止》的封面,“重要的是你心里真正向往的东西。别让别人的地图,画歪了你自己的航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找到那个‘所善’,为之千千万万遍,才是正经。”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像带着某种沉甸甸的力量。

    当时她似懂非懂,只是被他引用的诗句里那份决绝的执着所震动。此刻,在这片喧嚣的、围绕着“630分”展开的关于前途的热烈讨论中,那句话,那句“亦余心之所善兮”,却像被重新擦亮的星辰,异常清晰地浮现在心海之上,闪烁着微光。

    她向往的……到底是什么?

    “沐沐?发什么呆呢?”母亲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带着宠溺的笑意,“高兴傻了?快,过来看看爸爸查的这几个学校……”

    雨沐应了一声,站起身,走向围在电脑前的家人。脚步移动间,眼角的余光再次扫过窗台那盆绿萝。阳光依旧炽烈,叶片依旧鲜绿。只是那光,似乎不再仅仅是纯粹的喜悦,它开始带上了一点重量,一点温度,一点……难以言喻的、带着未来轮廓的微茫。

    手机在口袋里安静下来,屏幕早已暗了下去。那首《如梦令》的词句,那“高出一本无数”的欣喜,却像带着余温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这个燥热的、喧腾的、预示着无限可能的夏天午后。它既是辉煌的勋章,也是无声的界碑。一个分数揭晓了,另一段更漫长、更幽微、也注定更加崎岖的旅程,才刚刚在脚下展开。窗外的合欢树开得正盛,粉色的绒花在热浪中微微摇曳,像一片朦胧而柔软的霞,无声地落进少女骤然变得复杂的心事里。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